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8-08-22 21:00 作者:千梦赵  | 我要投稿

早晨六点二十,手机的闹钟准时响了。我迷迷糊糊地关了闹钟,打开豆瓣FM,听着歌去洗漱。其中一首歌的女歌手唱歌时总能听到很明显的换气声,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乐理时老师对我说这种换气声是一个歌手不专业的表现。但不知为什么这时的我觉得这个换气的声音很好听,好像整首歌都是假的,只有这换气声才是她最真实的部分。

走到燕大,正好七点了。我在操场上走了两圈之后开始跑步。早晨的燕大操场上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几个在读书,有几个在踢球,有几个在压腿、玩单杠,也有几个和我一起跑步的。秦皇岛五六月份的天气并不是很热,尤其是早上,阵阵的微风把人吹得很舒服。但最让人讨厌的是到处飘着的柳絮,一不小心就会飞进鼻孔里,或者吃上一口。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柳絮还是杨絮还是两者都是,我只将它们统称为毛毛。小时候总喜欢拿火柴点团在一起的毛毛,现在也挺想的。

跑步跑到了八点便去吃饭。因为八点时燕大的学生都去上课了,食堂里人会比较少。我不喜欢,也有些害怕和很多人挤在同一个窗口前买饭,亦或是做别的任何事,因为我总感觉卖饭的阿姨会忽视我,以至于等所有人都买完饭了才能轮到自己。在燕大真是不用发愁早晨吃什么,除了呼伦贝尔几乎应有尽有。想想那时每天早晨都能喝到豆腐脑,或者一杯小哥的豆浆,真是段无比幸福的日子。

一晃便是中午了,我和牛哥去吃饭。我忘记吃的是胖子,还是他家小区里的烧烤了。总之那家店的土豆丝儿很不错,甚至比烧烤都好吃。但牛哥总说鸡蛋汤太咸了,虽然我觉得一点都不咸。我变得喜欢不按时吃饭,好像不在饭点吃的饭更香,尤其是晚饭。看到电视里演人们吃饭,我总是忍不住口水,总能想起很久以前和父母在联纺路上的一娄油里吃的烧腐竹,虽然这家店主要是卖水饺的,但腐竹却比水饺好吃。我还能想起在学步桥吃的盖饭,在圆明园门口吃的莜面,在天津师范的一处台阶上吃的哈密瓜,喝的忘记什么味道的奶茶。我还能想起好多,但应该也忘记了不少,无论他们是好吃的,还是不好吃的。

吃过饭后我便回宿舍睡午觉了。我并不是很喜欢睡午觉,但很喜欢午觉睡醒后的那一段时间。虽然有时候午觉睡醒后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异常的孤独,但这种感觉很快也就过去了。我习惯午觉睡醒后趴在床上看一会书,或者躺着玩一会手机,好像一天中只有这时候才不会因为慵懒一会儿而背负罪恶感似的。这时候看的书好像也更有意思了。

不知什么时候爷爷来了,他骑着车,我坐在横梁上。爷爷的自行车应该也是有后座的,但我更喜欢坐在前面。爷爷从家出发,沿着联纺路拐到滏河路上来了。路过了爸爸的单位,路过了我在煤指的家,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到了一个地方爷爷停下来了,我跟着下车,进了一个二层小楼。我和爷爷上楼去,爷爷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东西给了我,但我忘记是什么了。我走了出来,爷爷也不见了。我往回走着,很快就走到了滏阳桥上。我曾无数次经过这座桥,但却不确定这座桥就叫滏阳桥。因为它在滏阳河上,也许就叫滏阳桥吧。站在桥上,我想起了一部南斯拉夫的电影,也叫做《桥》。我记得爸爸很喜欢这部电影,所以我也很喜欢。电影的最后,桥梁工程师慢慢地蹲下,按下了引爆器,与他亲手设计的桥一同粉身碎骨。到现在我还记得很多这个电影中的镜头,比如一人将飞刀扔到了另一个人的两指中间,年轻的小伙被德国兵在芦苇地里打中,以及电影最后工程师这经典的一幕。多年后再看这部电影,又看到记忆中的这些镜头时真是有着难以抒发的感触。

我现在也站在桥上,虽然滏阳桥并不如电影中的那座桥那么宏伟,但我还是想说,就和老虎在看到桥被炸毁后说的一样:多美的桥啊。我比较怕热,按理说不会很喜欢夏天,但如果别人问我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我的第一反应还是夏天,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梦里的季节几乎永远都是夏天吧。桥下的滏阳河水依旧由西向东地流着,太阳也就要落山了。我穿着夏天的衣服,靠在桥边,风把我的头发都吹乱了。我向前望去,天色尽是红的,两岸的树长得很好,远处的高楼也亮起几盏灯了。河岸旁有钓鱼的,遛狗的,和手拉着手散步的。有些人还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男生很瘦,女生笑得很好看。也许河里还有青蛙,但汽车的声音把它盖过去了。这时我回过头看去,却都是黑蒙蒙的,原来天很快就要黑了。


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