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KU MLA】Biophilia As Coastal Adaptation | Needle项目分享

2022-05-23 18:00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Biophilia As Coastal Adaptation

项目说明


此项目位于香港港岛南深水湾,正被改造成旅游特区以及港岛环岛径的其中一部分,但由于该地区处于沿海低洼区,容易受到海面上升的影响,同时也是受风暴潜在影响的地区。该地区在 2018 年台风山竹期间遭受严重破坏,这是香港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风暴之一,造成创纪录的风暴潮,并在香港连根拔起数以万计的树木,而该区也不例外。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海面极端上升,未来热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将更加频繁,可能对海岸线造成巨大影响。沿着海岸线的低洼区更容易受威胁,促成了基础设施和植物的毁损,以及人造斜坡和沙滩的侵蚀。


此项目设计了一系列的海岸稳定方法来减低风暴潮对护坡与基础设施的侵蚀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风险,更能够抵抗日益成长的混凝土现代文明的趋势。通过应用这些技术,不但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突出了此技术的可造性与价值观:一个基本生活并尊重所有生命的人类价值观。这些技术中嵌入的价值观和信念可以启发人与自然包容和共生的未来。
干预措施一
先将在未来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影响的混凝土护坡打碎,替换成为井式护凝土护坡与土钉支护,在护坡下方利用乱石基防止土壤表面的水土流失,预防护坡的坍塌;接着在井式混凝土的坡面上铺上生物可降解护垫,插入植物树枝制成的活桩进一步固定护坡,固定土壤,并撒播植被种子;未来生长的植被将会与工程结构一起成为一种半永久的防护护坡来抵御未来风暴潮和海水对护坡的威胁。

干预措施二


建造生态堤坝。利用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混合物结构将混凝土和沿海岸线的岩石结合起来,形成一道海岸防线,降低海潮对后方沿海步道和基础设施的侵蚀。整个结构是生态的,涨潮时海水将会涌进设计的防线后方的潮水池与混凝土结构中,退潮后残留的潮水为海洋微生物提供了生物栖息地,形成了微型的生态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海步道将逐渐被生态护堤所取代,形成人与海洋生物共存的环境。

干预措施三



沿海岸线建造格栅平台。场地原有的人行道十分狭窄,临海一面的用来抵御风暴潮的榕树可能倒塌,位于道路与海面之间的格栅平台加固榕树的同时提供另外一条亲水的滨海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榕树树冠上方向下延伸生长的气生根将会捆绑在格栅平台的栏杆与支撑结构上,平台下方的乱石基抵御海浪的同时也为榕树的气生根提供了生长的空间。这些气生根最终将生长为粗壮的树干,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一座“活”的树根桥。

项目完整图纸



【HKU MLA】Biophilia As Coastal Adaptation | Needle项目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