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凤主任:既焦虑又抑郁,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

2022-04-12 10:19 作者:太原科大心理  | 我要投稿


马凤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门诊主任,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精神科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潜心研究,博采众芳,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疑难精神疾病,疗效显著。获省级课题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迄今为止,通过科学检查规范治疗已使众多患者恢复精神健康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因不明、长期服药、复杂疑难性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有人曾留言问,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又焦虑又抑郁”,或者说,又无精打采又烦躁不安?

其实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是两种不同的常见精神障碍,但二者在同一患者身上共存的现象却很常见。

抑郁症状

  • 1、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悲观;

  • 2、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常常考虑消极的事情;

  • 3、意志活动减退,并不愿参加各类日常活动;

  • 4、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 5、出现睡眠障碍、乏力、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

虽然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不涉及焦虑症状,但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焦虑。

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大多抱有对自己的悲观认识,以及与外界沟通越来越难的情况。

当抑郁症患者觉察到这些情况时,就会感到焦虑——害怕事情会变得比此刻更糟糕更加可怕。

此外,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激动不安等焦虑症状,儿童和青少年在抑郁状态下,也很可能出现易激惹的焦虑症状。

焦虑症状

  • 1、对未来可能的危险或不幸的持续过度担心;

  • 2、坐立不安,并且肌肉紧张;

  • 3、出现心慌、气急、胸闷、头痛等躯体不适;

  • 4、警觉性提高带来的易激惹、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

焦虑症患者有时候也会感到自己被抑郁所笼罩。

迁延不散的焦虑,都可以令人感到不愉快、不开心,甚至产生自责的想法,难以再像过去一样轻松应对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

持续的紧张情绪和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令人痛苦、难以忍受;

对症状过分关注和担忧,怀疑自己,带来绝望、自责;

对症状的无助感,担心自己再也好不起来了。

以上的种种想法,都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我们产生抑郁情绪。

又焦虑又抑郁,怎么办?

坚持运动

当抑郁让我们行动和思维都缓慢下来时,运动能帮助身体和主观感受都慢慢活跃起来。

而当焦虑令人觉得百爪挠心、心慌难耐时,运动是释放压力的好办法,它能让我们从内心安静下来。

此外,运动还能帮助身体调节到更好的状态,从而缓解躯体不适、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

找到第一步,踏出去

尽管抑郁和焦虑合起伙来把脑袋变慢了,让人无力做任何事情,但请相信,我们还是可以做成一件事情最开始的第一步。

然后,把一件事分解,直到各个步骤都具体且细致,我们就不会再感到难以执行。
接下来,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那一步上,那又是新的「第一步」。

认同自己和自己的情绪

当然,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偶尔的抑郁和适当的焦虑,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个有抑郁和焦虑的自己,而不再是和自己作斗争;

可以接纳这些坏的感觉,它们总会存在着,并不可能在生活中完全消失。

实际上,抑郁和焦虑都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抑郁让我们避免作出仓促的决定,让我们不去做冒失而危险的事;焦虑则让我们保持客观,而不是一味地享受。

毕竟,有好坏起伏,才是鲜活的日子,不是吗?

马凤主任:既焦虑又抑郁,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