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5小时:造影检查时突发呼吸困难,这种并发症要注意!


多层螺旋CT扫描是临床诊断、检查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增强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提高病变检出率,且有助于定性诊断。而造影剂是增强扫描中不可或缺的“神兵利器”,高压注射器可迅速注射造影剂,极大提升了增强扫描精确度,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
不过,应用静脉造影剂的并发症也被逐渐揭露。爱思唯尔旗下全医学信息平台ClinicalKey中,期刊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杂志》)报告了一例注射造影剂引发呼吸困难的危急病例。
简要病史
患者,男,33岁,因一起机动车相撞事故被送至急诊,患者由于喝醉而不能提供症状,既往无其他病史。
入院时脉搏血氧仪显示:心率为89次/分、呼吸频率为19次/分,血氧饱和度为98%。
入院后影像学及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无气胸,腹部无游离液体,无心包积液,心脏超声心动图四视图正常。
予完善腹部和骨盆CT静脉造影,在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静脉造影剂后不久,患者开始剧烈咳嗽,放射科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注意到患者呼吸急促(呼吸频率30次/分)、紫绀和缺氧(室内空气中氧饱和度为80%)。
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了重新评估,并进行了胸部CT检查(如图1)。

患者突发什么疾病?
诊断
CT显示静脉系统中的空气从左头臂静脉延伸到右心室和肺动脉主干,图1右心室内可见小气团(白色箭头处),为注射静脉造影剂引发的空气栓塞。
治疗
立即给患者鼻导管吸氧,并让其保持左侧卧位,试图使空气悬浮在右心室,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2-3小时内缓慢改善。急诊科5小时后复查了胸部CT,结果显示气栓完全消退(图2)。

患者出院时的呼吸频率为19次/分钟,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6%~98%。

讨论
静脉空气栓塞是指静脉循环中存在空气。它在穿透性创伤中很少见,但常见于一些诊断的并发症或介入操作的医源性并发症,如开颅手术、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或拔除,以及静脉造影剂高压输注等,有时甚至会致命。
据报道,通过高压注射造影剂进行对比度检查时,对比增强CT中静脉空气栓塞的患病率为11.7%。这些小到中度的空气栓子很多都是无症状的。然而,据报道仅有100ml的空气就能造成死亡。
空气栓塞发生的频率与造影剂的量或类型、注射流速、注射部位、导管的规格等因素无关。而与进入静脉的气体量、气体进入速度、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状况相关,大量空气、空气快速进入更易导致血流动力学的衰竭。
先前有病例报告了注射所致的空气栓塞在12小时内消失。该注射所致的有症状的空气栓塞病例则在5小时内迅速消退。通过采取左侧卧位和吸氧改善缺氧,直至痊愈。
据推测,气泡一旦到达心脏,就不能进入脑静脉循环。相反,它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在肺部被吸收。但也有例外情况,如存在右向左的心脏分流,如卵圆孔未闭或室间隔缺损,空气可以通过反常性空气栓塞从右心进入颅内循环和体循环,而不会通过肺部被吸收,从而导致卒中或肢体缺血。
总结
注射静脉造影剂可引起空气栓塞,严重时可致命。临床医生应该意识到这一风险,静脉造影后出现急性缺氧或卒中症状的患者要考虑静脉空气栓塞的可能。
本文作者:何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