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初级会计实务-03-负债

2020-04-07 23:38 作者:蔚蓝的⑤  | 我要投稿


负债

03-负债

  • 负债的概念(借减贷增)

    • =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负债的分类

    • 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 短期借款

    • =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款项

    • 账务处理

      • 借入短期借款

        • 借:银行存款

        • 贷:短期借款

      • 计提利息

        • 借:财务费用

        • 贷:应付利息

      • 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 借:

          • 财务费用

          • 应付利息

        • 贷:银行存款

      • 偿还银行借款本金

        • 借:短期借款

        • 贷:银行存款

    • 注意

      • 短期借款的利息可以先预提,后支付;也可以不预提,直接支付

        • 企业短期借款利息数额不大的,可以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短期借款”科目只核算短期借款的本金,不核算短期借款的利息

        • 计提利息         → 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 应付及预收款项

    • 应付票据

      • = 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 转销应付票据

      • 应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由于商业汇票已经失效,企业应将应付票据按照账面余额转作应付账款

      • 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则由承兑银行代为支付并作为付款企业的贷款处理,企业应当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转作短期借款

  • 应付账款

    • = 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 应付账款包括:购买货物的价款、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方代垫费用

  • 注意

    • 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与应收账款核算内容相同

    • 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的,应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应付款总额入账,在折扣期内付款而获得的现金折扣,应在偿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扣商不扣现)

      • 应付账款附有商业折扣的,音感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应付账款总额入账

    • 转销应付账款

      • 应收账款一般在较短期限内支付,但有时由于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而使应付账款无法清偿

        •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予以转销,按其账面余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 预收账款

    • = 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 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不设“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计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 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

    • 应付利息

      • 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短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

    • 注意:计提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利息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 应付股利

    • =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 注意

      •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 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股本)

        • 股东大会宣告现金股利时(计提)

      •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 贷:应付股利

    • 实际支付股利或利润时

      • 借:应付股利

      • 贷:银行存款

    • 其他应付款

      • = 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 如: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

    • 总结

  • 应付职工薪酬

    • 内容

      • = 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 短期薪酬

          • = 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 具体包括

              •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职工福利费

              • 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 住房公积金

              •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短期带薪缺勤

                • = 职工虽然缺勤但企业仍向其支付报酬的安排,包括年休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 长期带薪缺勤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 = 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 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 其他短期薪酬

                • = 除上述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短期薪酬

        • 离职后福利

          • = 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 企业应当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

            • 设定提存计划 = 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 该部分费用由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发放

            • 设定受益计划 = 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 该部分费用由企业发放

        • 辞退福利

          • =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 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 职工:订立劳动合同;由企业正式任命;向企业所提供服务的人员

    • 科目设置

      • 企业应当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结算、使用等情况

      •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等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 短期薪酬的核算

      • 货币性职工薪酬

        •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职工福利

  •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短期带薪缺勤

    • 累积带薪缺勤 = 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 非累积带薪缺勤 = 带薪权利不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 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属于非累计带薪缺勤

      • 由于职工提供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的福利金额,企业在职工未缺勤时不应当计提相关的职工薪酬

      • 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 总结

  •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和发放

    •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和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的金额

    • 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相关收入、成本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

      • 一般账务处理

        • (1)计提

          • 借:XX费用(以产品的价税合计认定)

          • 贷:应付职工薪酬

        • (2)发放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贷:

            • 主营业务收入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3)发放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 购买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 购买商品时

        • 借:

          • XX存货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

      • 以商品的价税合计认定福利费用(计提)

        •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

        •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发放时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贷:

          • XX存货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 租赁房屋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 一般账务处理如下

        • (1)计提

          • 借:XX费用

            • 如为企业自有资产则以折旧费用认定费用标准

            • 如为企业经营租入的,则以租金认定费用标准

          • 贷:应付职工薪酬

        • (2)实际支付

          • 借:应付职工薪酬

          • 贷:

            • 累计折旧

              • 企业自有资产的折旧计提

            • 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

              • 企业经营租入房屋等资产支付或应付的租金

      • 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 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

      • 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科目

  • ☆应交税费

    • 概述

      • 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环境保护税等

      • 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各种税费的应交、交纳等情况

        • 该科目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等,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税费

        •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

        • 本科目按应交税费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 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而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

        • 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而是直接通过“银行存款”核算

    • ☆应交增值税

      • 概述

        •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应税行为)在流转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 按照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的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 根据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水平的健全程度,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 一般纳税人 = 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 小规模纳税人 = 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 计算增值税的方法分为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 一般纳税人计算增值税大多采用一般计税方法

          •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 一般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符合规定的,可以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 采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税费 = 销项 - (进项 -        进项转出))

        • 增值税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 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交纳、退税及转出等情况,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应未预三待,一简一留一转一扣)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 核算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情况(10个)

            • 进项税额

              • 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 取得资产、接受劳务或服务

                  • 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 购进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的不需要再分年抵扣

  • 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

  • 进项税额转出(天灾不转出,人祸要转出)

    • 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

    • 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 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

  • 视同销售

    • 企业有些交易和事项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

    • 视同销售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事项有

·       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捐赠等

  • 销项税额抵减

    • 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 已交税金

    • 记录一般纳税人当月已交纳的应交增值税额

      • 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

    • 分别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额

      • 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 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 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 注意

·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减免税款

      • 记录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

    •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 记录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按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 出口退税

      • 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

  • 未交增值税科目

    • 企业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总结

  • 小规模纳税人(= 收入 * 税率)

    • 小规模纳税人核算增值税采用简化的方法,即购进货物、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一律不予抵扣,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 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

    •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营改增试点政策的规定,对于企业发生的某些业务(金融商品转让、经纪代理服务、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一般纳税人提供客运场站服务、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提供建筑服务等)无法通过抵扣机制避免重负征税,应采用差额征税方式计算缴纳增值税

    • 企业转让金融商品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

      •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实际转让金融商品

        • 月末

          • 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 如产生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

          • 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年末

          • “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 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的账务处理

    • 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递减

    • 企业初次购入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余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 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 企业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技术维护费,应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 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挂历费用”等科目

  • 应交消费税

    • 消费税 = 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流转额缴纳的一种税

      • 消费税的征收方法:有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既从价定律由从量定额复合计税(简称合计税)

      •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

    • 应交消费税的账务处理

      • 销售应税消费品

      • 借:税金及附加

      •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 企业将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在建工程等非生产机构时,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

      • 借:在建工程等

      •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 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

  • 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消耗搜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进口应税消费品

    • 企业进口应税物资在进口环节应交的消费税,计入该项物资的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其他应交税费

    • = 除上述应交税费以外的其他各种应上交国家的税费,包括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土地增值税、应交企业所得税、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

      • 应交资源税(类似消费税)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 应交教育费附加

  • 应交土地增值税

  • 应交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 应交个人所得税

ヾ(◍°∇°◍)ノ゙Fighting~


2020初级会计实务-03-负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