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l 40分钟串讲中国美术史

40分钟串讲中国美术史|干货
适用于想粗略了解美术史,以及艺考、考研的考点速记。
如何牢记美术史,我有一个小窍门,你抱着清点你家家产的想法去学,特别管用,你说,这是我的东西吗?当然,这就是你的,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东西。
。
仰韶文化,美术史第一个考点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的彩陶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大量直线和曲线组合的几何图案,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马家窑类型,彩陶三角形纹壶,彩陶双耳涡纹瓮。
陶器上的图案再进化就来到了商周的铜器时代,青铜器包括日常生活用具,酒杯,铜锅等,它最高超的技艺体现在祭祀使用的礼器上,由此可见祭祀在周朝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纹样繁复的动物和几何图形,我们称这样的纹饰为饕餮纹,代表作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在青铜器上开始出现了人物画,这个战国的铜镜背面雕刻了武士骑马持刀对战怪兽的画面。人物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此时蔡伦的纸还没有发明出来,所以人们都是画在一种称帛的布上。像这幅《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画逐渐写实,人们不光学会画人了,还学会做人的雕塑,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中国的第一批大卫们,特点是崇尚写实,神态各异,虽然色彩被氧化了,但是更添了几分真实不虚的出土感。
汉朝的宝贝有马王堆出土的这件彩绘幡,从上到下分为三层,最上层是飞龙在天的天界,一个圆圆的太阳里面一只鸟,对称的画了一个月亮。中层是两只像猎豹一样的动物托举着一组觐见的人物,下层是奇幻兽界,还有一只人头鸟。
我们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法天象地,本质就是模拟天地,像这张帛画一样。
这种思想是受《易经》的影响,易经讲究“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世间万物都逃不出天地的“道”。
汉朝开始表现人生活的帛画、壁画、砖画、漆器、彩陶都开始逐步发展。毛笔的广泛使用让汉代以后中国的绘画从重色彩到偏向线条,奠定了中国书画同源的基础。
这里插播一条谢赫《画品》中关于绘画的艺术理论,俗称谢赫六法,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一理论几乎同样适用于书法批评。
书法有哪几类呢?
大篆:秦代以前通用的一种字体,像出现在甲骨文上的刻字。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通用的标准的字体,由宰相李斯整理。
隶书:小篆的简化,比如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代表作《曹全碑》
还有楷书、草书、行书,代表人物都在唐朝,所以我们盛唐再讲。
按着时间顺序,我们先讲魏碑。
顾名思义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字形介于隶书和楷书的过渡阶段,因为是刻刀在坚硬的石头上刻出来的,所以呈现出方整峻厉的风格。
来到东晋的考点,《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这块砖头称为砖画,银杏树下的是王 戎,大碗喝茶的是山 涛,胡说,他们聚在一起只能是喝酒啊,怎么可能会喝茶。下一个就是喝酒到穷途而哭的阮籍,这个头上两个潦草犄角的是传说中的美男嵇康,,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成千古绝唱,向秀好像睡着了,刘伶画的含蓄了啊,他是最能喝,喝完裸奔的,阮咸抱着的琴是他自己发明的,我们后世称这个乐器叫“阮咸”,废话解释哈哈哈哈哈、他们合称竹林七贤,混进来的隐士荣启期春秋时代的。这个砖画表现魏晋时代文人潇洒自在的个性,他们也是最早一批行为艺术爱好者。
下面是中国要考的画家——顾恺之,他的考点要记住“春蚕吐丝描”,均匀而有节奏,像蚕丝一样连绵不断。代表作有提倡女德的《女史箴zhen1图》、《列女传图》以及《洛神赋图》。从顾恺之这里开始了文人世家子弟画画的传统。
当顾恺之在南方画画的时候,北方的匠人正在开凿石窟,创造了瑰丽的敦煌艺术,最开始画的的确相当之草率,已经初具不拘小节,满壁飞舞之趋势,古今中外都喜欢的佛光天使环也安排上了,此时的敦煌壁画我们只要了解割肉喂鹰的《尸毗pi2本王生图》、九色鹿的《鹿王本生图》就行了。
时间来到唐朝,随着匠人们的不断内卷,敦煌壁画已经飞天,泥塑也日渐丰腴,一派大唐盛世气象。此后佛像造型逐渐师承北齐的曹仲达和唐代的吴道子,这个考点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指表现人物贴身的轻薄衣饰,线条多而稠密,仿佛出水湿衣的效果。吴带当风是指劲怒的笔力,博大的气势,产生褒衣博带迎风的飘举之感。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佛像曹衣出水这一造型突破,是因为曹仲达所属的粟su4特文化沿着丝绸之路影响了唐朝,像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狩猎出行图》,这个人后面带的宠物就是从西亚传进来猎豹,这些斑驳的画作见证了唐朝,国家之间开放包容的交流,也是在这个鼎盛的时期,中国的书法艺术登峰造极。
楷体我们要提到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三位大家,与之对应的草书则要提到张旭和怀素。以及插播一个东晋草行皆擅的王羲之。
欧阳询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代表作《九成宫醴li3泉铭》
颜真卿书法练习入门都会买他的帖子,浑厚有力,宽博大度,字字严谨,但是他平生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他最不严谨的《祭侄文稿》,写于安史之乱后,兄长一家被安禄山满门屠杀,在极度的悲愤下,感情激烈的起伏和渲泄,书写中圈改数次,笔墨渴涩,最后几行字由行变草,迅疾奔放,酣畅淋漓,一泻千里,全篇波澜起伏,如置身深海风暴,疼痛席卷全身而过,戛然而止,只留他苟活于世间,涕泣俱下,举目无亲。
柳公权的楷书比较偏重骨力,字体更加秀气,代表作有《玄秘塔碑》
杜甫和张旭是朋友,张旭的作品灵感还曾受益于舞剑的公孙大娘,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ye4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
李白则偏爱怀素“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咱们一起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背诵的那篇古文,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些都是后世仿的,真迹传闻被唐太宗带去陪葬了。唯一可能的真迹是现存日本的《丧乱帖》,笔法轻重缓急 极富变化,已经不拘泥于行书和楷书的端庄,这件可以看出他笔法由行入草的过程。
王羲之老师卫夫人的字,娟秀清丽,后人称簪花小楷,但是《笔阵图》是真迹还是临摹也有争议。
唐朝还需要记住的其他画家分别是
画历史人物画的阎立本
表现每个朝代重要皇帝的画卷《历代帝王图》
表现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步辇图》
外国使者来长安朝贡来两个圆圆的币的《职贡图》
画仕女画的张萱和周昉fang3
张萱有杨贵妃的三姐骑马游玩的场景《虢guo2国夫人游春图》,据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画是宋徽宗临摹的。
张萱还画了这张表现仕女制作整理丝布的过程《捣练图》
周昉代表作是颅顶增高比脸大的《簪花仕女图》,颅顶增高真是每个年代的执念啊。
画动物的我们需要知道,韩幹画了唐玄宗的爱马,一身雪白,就叫它《照夜白》和画了《五牛图》的韩滉huang4
唐朝的奢华之风也体现在山水画上,此时的山水喜欢用浓艳的青绿色,有时也加入金粉,后世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
代表作有李昭道画的这幅《明皇幸蜀图》,记录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往四川所见之景。
李昭道的爸爸李思训,画了这张《春山行旅图》
我们熟知的那个王维,一直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也擅长画人物,《伏生授经图》,伏生这位老先生在焚书坑儒之后,凭自己的记忆背诵诸子原文传授给年轻人。
唐朝灭亡之后,进入五代时期,国家纷乱不止,隐居在北方太行山的荆浩画了《匡庐图》,唐代的山水多用线条,这幅画开始用干的毛笔做出岩石的肌理,“皴”,就是褶皱的意思。他的徒弟关仝tong2画了《关山行旅图》,他俩的山都是高峻的大山。
在南方的画家受地形影响,画的多半是土坡,画土坡的手法被称为是“披麻皴”,董源的《潇湘图》就是用披麻皴画的江南风景,他影响了很多的画家,以至于我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就会写师承董源,不过要看清年代啊,别唐朝画家你说师承五代。有其师必有其徒,他的徒弟巨然,集南北之笔法,在高大的山脉间画土坡,画了这张《秋山问道图》。
赵幹的《江行初雪图》描绘了初雪时渔人劳作的场景,水波用细线构成鳞片形状,微微起伏的水面寒冷萧条,他们的衣服都非常单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顾闳hong2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我愿称之为中国最早的电影分镜头,他受李后主的命令去看看这个大臣天天在家玩儿什么呀,这五段长卷,分别画了卧床听弹琵琶,敲鼓朋克中年,鼓后洗手,袒胸露乳手持蒲扇听吹箫,第五段是进入私聊模式,三三两两一组说悄悄话。
敦煌壁画的炫彩随着唐朝的覆灭一起黯淡了,此时五代的宗教画代表作有和尚贯休的《十六罗汉图轴》,这些罗汉看起来又丑又怪,夸张的皮包骨头,有点像漫画风格。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句话是形容两个风格迥异的画家,说黄筌工笔多重色彩,风格又非常写实,因此称为黄家富贵,代表作是《写生珍鸟图》,徐熙水墨淡彩,轻松不拘,作品有《雪竹图》。
黄筌之所以说他是黄家,是因为他的儿子黄居寀cai4也是画家,《山鹧zhe4棘ji2雀图》不枉费他老爸的写生训练。
而这张无名氏的《丹枫呦鹿图》用光影来塑造小鹿的立体感,用浓烈色彩展现枫叶,在绘画史中别具一格,既然是无名氏就算做小学究之作吧。
五代十国的战乱纷争。随着赵匡胤北宋的建立逐渐安定,宋朝绘画受朱熹理学派格物致知的影响,推究事物原理,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研究,所以这一时期的绘画最是着重写实。。
像是崔白的《双喜图》,兔子和两只鸟眉来眼去,枯草和树叶在秋风中翻飞,因为这张画画的太好了,所以被带走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样被带走的还有赵昌的《岁朝图》,红绿撞色的大胆搭配,芙蓉的细腻质感,这些画作被称为是院体派,因为当时的皇帝宋徽宗是著名的文艺爱好者,创作了独特的瘦金体,也擅长花鸟画例如《腊梅山禽图》,还有临摹了失传的《捣练图》,如果不是他临摹,我们只能听一个名字记载了。宋徽宗还是王希孟的伯乐,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时年仅18岁,书生意气,风华正茂,如这张画一样浓烈艳丽,层峦叠嶂,浩荡千里。
远离了歌舞升平的朝堂,随着这几位画家苍劲的笔触,我们欣赏一下北宋另一风格的山水画。
李成的《寒林平野图》,枯涩的树枝,萧瑟的大地,再不像院体派的湿润和甜美。
范宽的《谿xi1山行旅图》,雄伟的山脉占满整幅画卷,气势逼人。
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画的岩石看起来像是被斧头辟出来一样,因此称为“斧劈皴”
郭熙《早春图》,他画树枝的方法被称为“蟹爪”,正如吾友李某人写的字被她妈称为鸡爪一样,郭熙不光自己画画,而且还是一个绘画理论家,《林泉高致》称山有三远,仰望称之为高远,从前往后看称之为深远,自近处看远处称为平远。
宋朝富丽堂皇的外表,终不敌北方的金戈铁马,巍峨江山只得拱手让人,国破山河向南迁,我们来到了南宋。
南宋清雅的山水有夏圭的《溪山清远图》
我们讲完宋朝补充一下儒释道的艺术观念,考试常考的几个名词解释。
江南多水,于是画家不光研究如何画山,还要考虑如何画水,马远描绘了不同风下,水面的变化,如洞庭细风,黄河逆流,充分发挥格物致知的精神。
马远《踏歌图》的山峰有许多的留白,树枝也前所未有的修长了起来,他画树枝的方法称为是“马拖枝”,这张画描写大人小孩在山间踏歌行乐。他的儿子马麟,美术史上不知第几对父子,他的代表作是《静听松风图》。
我们看了历代的山水、花鸟和宫廷里皇帝贵妃的生活,那人民生活是什么样子呢,欢迎来到宋朝《闸口盘车图》的VR现场。然后还有这张被刻进所有人DNA中的《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这就不用多讲了吧,考到就自己编吧,这都编不出来的话,我再传授给你一个秘籍,字数凑不出来的时候可以用多多的形容词描述画面,其次可以把它当历史题分析背景,思想渊源,再其次可以横向比较同时代艺术家、纵向对比前后时代艺术家。
我现场示范一下:宋代李崇的《货郎图》描画了货郎向妇人贩卖日常用品的场景,小孩儿们好奇地张望着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货郎挑的担子上的物品种类之丰富,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画家受宋朝理学格物致知的影响,将物品的外观临摹的非常逼真,这些同时期表现人民生活的画作,像是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都为我们研究宋代真实生活提供了细节的史料。
宋朝的文人画多喜梅兰竹菊,
赵孟坚的《墨兰图卷》兰叶舒卷, 扬无咎的《四梅图卷》梅枝硬朗,这两幅画的线条都特别漂亮。
文同的墨竹历来比前两位更受推崇,首创以浓墨为正面,淡墨为背面的画法,《墨竹图》一枝倒生的竹子浓淡相宜,刚劲有韧性,“我常爱君此默坐,胜见无限寻常人”这个君就是指竹子,苏轼和他趣味相投“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苏轼写给他的祭文中称自己是从表弟,两个人还有点亲戚关系,但具体是什么我没查明白。
苏轼的另一个好友是米芾,他和儿子米友仁的绘画称为米家山水
米芾的绘画书法功底有多厉害呢?“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市面上流通了不少他真假难辨的绘画。他这个人特别好玩儿,米颠拜石的典故是说他特别喜欢奇异的石头,曾经将一块石头搬进自己的家中,对着石头作揖,唤它为石兄。说到他的绘画,用浓淡不同的墨晕染出山中云雾的流动,写意的风格逐渐流行。
牧溪的山水也是用这样的晕染手法,还有梁楷画的人物《泼墨仙人图》和《李白行吟图》,这种画法寥寥几笔,涂抹开墨水的颜色,墨水不是纯黑,画家看墨水也是有颜色的,我们这里就要讲到另一个常识。墨分五色不是说五种不同的色彩,是指焦、浓、重、淡、清,还有其他什么分法都是大同小异,大白话就是说兑水量不同黑色有深有浅。
这个时期宋朝已经结束,我们从儒释道三家总结一下中国的艺术观念,略有枯燥,放到结尾更没人看了,但是都是常考的,我们三分钟讲完。
儒家的艺术观是: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比较浓厚,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功利主义比较明显,这些艺术理论不只是针对绘画,最开始是评论诗歌的,后来泛指文化类。
孔子提出“兴观群怨”
兴:是指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 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比如《诗经》《氓》中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形容自己的憔悴。对于绘画作品就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观: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清明上河图》
群:沟通感情,提高修养,王羲之和朋友们一起流觞曲水,写的《兰亭集序》
怨: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采薇图》
“尽善尽美”:美的追求必须和善的目的是一致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哀乐适度,受伦理道德的制约,符合君子的标准,达到情和理的中和。
“中和之美”:处理好艺术内部的各种因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唐朝张彦远的 《历代名画记》主张艺术成教化,助人伦
宋明理学格物致知,要求探究事物的真理。影响了画家绘画时对于写实的追求。
清代石涛也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借古开今,多采素材,多观事物,多画多磨练。
老子道家学派的艺术观,总体而言崇尚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超脱了功利的追求。
儒家强调中和,道家强调天和,美是无目的的,无功利追求的,美就在自然万物中。比如唐代张璪zao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万物为师,获得本心源头的自然,即内心的真自然。
逍遥自由:一个人的艺术创作应该是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悠然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
道家最显著的无为而治,体现在绘画中就是“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对于“空”的美学追求。我们看了这么多画,都是画的比较满,对于空的画法探索,后期的八大山人比较出彩。还有空在中国对于水墨的极致探索,黑色的墨和白色的纸张,以简取胜。
“计白当黑”白不是空不是真的没有,要把白当做黑,空当做有,去处理画面。
道家还讲大巧若拙,愈是朴素的东西越是有道。
各家的理论都是相通的,禅宗也喜欢拙朴的东西。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学佛的人名叫什么拙,他去拜访一个高僧,高僧对他讲,一个巧都没有,哪里来的拙,他听后就顿悟了。
禅宗是最唯心的一派,心是世界的本源,一切皆由心生。
汉代文学家、美学家杨雄《法言·问神》 说“书为心画”:一个人的言语文章便能反映其本质性情。
禅宗常考 “意境”的名词解释,可以截图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意味,是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的心灵去探索和领悟,它是主题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Ok,让我们回到看画部分,这个时候我们大概可以说进入到了元朝。
宋朝灭亡以后有些旧臣隐居山间,不愿意效忠元朝,比如郑所南画的《墨兰图》,兰花没有根,就像他没有了国家,孤苦的漂泊在世间。
之后这位龚开先生的作品就更讽刺了,他最出名的画是这张《中山出游图》画了钟馗送妹妹出嫁,后面跟着一群小喽啰抬着嫁妆,宋朝民俗画的确是从朝堂到了百姓间,但是地气直接接通地府我是真没想到。他画的《骏骨图卷》也不像是阳间的马,别人画皮肉,他画骨,评论家们说这是在表现亡国的悲哀和愤怒,我倒更觉得像个人趣味,哥特基因的蠢蠢欲动。
赵孟頫画的马《古木散马图》,肉质就鲜嫩多了,再不是风干的味道,这种小肥马是受唐朝绘画的影响,钱选的画也是,我们先讲赵孟頫的作品,他的山水代表作《鹊华秋色图》,这个名字起的比画富丽堂皇多了,这两个写实的山,一个三角形,一个方墩墩,乾隆出来度假到济南还特意去实地考察,有感而发在画上多次题诗盖章,这也是乾隆最后一次来济南,几天后富察氏病情加重死在了回京的途中,乾隆此后睹物思人情难自禁,在画上又写了一首,不愧是章总。
钱选的色彩一看就有唐朝宫廷的华丽感,这张《贵妃上马图》据说是临摹唐朝画家的作品,国家覆灭的屈辱让他对唐朝的强盛无比向往。但是他画的山水已经没有唐朝青绿山水千里江山的壮观风光,也没有北宋我特别喜欢的山水作品的巍峨高耸,像这张《羲之观鹅图》的画法非常平易近人,可可爱爱的。
我们再学一组元四家结束元代的绘画。
吴镇《渔夫图》,渔夫一直是他偏爱的题材,有研究说他生活清贫前期只能靠算卦维持生活,但是古代这样一个诗书画印都通的才子,又不能在b站免费学习,所以家庭不至于清贫,他们家祖上都是高官,祖父吴渊参知政事,副宰相的位置,也喜欢研究《易经》,宋朝灭亡后全家秉承“忠宋不仕元”,全心搞航海经济,我为什么要讲这样的背景呢,就是你欣赏这个画的时候,作者不是一个饭都吃不饱还能清高脱尘的仙人,而是物质富足后,精神又充盈的公子在潇洒人间。对于那些执着仕途的文人,他心中是有些不屑的。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也算卦,可能和吴镇俩人一起出摊儿,黄公望名字由来于“黄公望子久矣”,他幼年父母双亡,被黄老头收养,小时候被称为是神童,盼望能做个高官,但是被诬告入狱,后半生开始摆烂,不再当官,开始学画画,去算卦,和吴镇同年去世的。这幅画现在有两部分,无用师卷在台北,是表示这一卷是赠予师弟无用的。另半卷叫剩山图,是因为明代的一个藏家想把这张画陪葬烧了,被晚辈拦下,只烧了一小块儿。这张作品评论家形容是平凡中的伟大,人慢慢从灭国的悲哀和愤怒中安静下来,用山水治愈了自己。
这里我们科普一下卷轴、屏、册
手卷轴一般指画在纸绢上,在两段加上圆柱形的轴,从右向左逐段欣赏。
这个手卷轴变大之后可以直接张挂。如果你不想张挂,可以裱在屏条上,几张合起来就是屏风。若有一些小幅的不适合裱在屏风上,可以裱成册子,用于案头观看。
王蒙的姥爷是赵孟頫,受他的影响,赵孟頫的颜色非常浓郁,像《具区林屋图》的笔法是牛毛皴,非常细密,整个画面看起来很热闹,已经不是其他元家的归隐疏林的寂静。包括他画的《青卞bian4隐居图》,风在林间的动感已经开始体现,和他同样年龄的倪瓒按说应该也走出了元朝统治下的压迫,开始迎接新的生活,但是倪瓒太奇葩了。
倪瓒不光讨厌政治不去想当官,他连人都不太喜欢,也不喜欢热闹,可能是元朝的社恐人吧,他还非常洁癖,院子里的树都要洗,所以他的画非常干净,画面很简洁,他的《容膝斋图》和王蒙成堆的山水形成典型反差。
主流美术史并没有认真研究元朝美术,对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也很忽视,主流美术史推崇的这几位内心都是宋朝的遗民,因为历来都把元朝当做是外来入侵的民族,那到我们现在没有必要以民粹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这些艺术品了,都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我们现在来到明朝,明朝可能是受吴镇的影响,逮着渔民一个劲儿的画。
戴进的这幅《渔人图》更重视渔人的生活,宋元强调是渔人所处的山水,王蒙山水的动态感在戴进的画中也有体现,山上的树木横着画,像滤镜有一款叫动感模糊。
明朝皇帝特别喜欢吴伟的画,几次召见他入宫作画,但是他经常发酒疯,很不受宫廷画派待见,于是称病回金陵的秦淮河上饮酒作乐,(《歌舞图》)这张《渔乐图》两米七x1米七,他很擅长画这样的巨幅山水,也许是适合官宦人家大墙上张挂。
周臣的画风让我想起接地府的龚开,这张《流民图》画了24个流民的形象,衣不蔽体,骨瘦如柴,这位母亲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拄着拐杖,腰间牵着羊,脚踝溃烂。是中国古代人物绘画史上少有的,批判现实的绘画作品。从唐朝《历代帝王图》到明朝的《流民图》,不学美术史的人理解不了其中的感动,一千年,一千年的时间我们才让画中的主角从帝王到流民。
沈周出生自书画世家,一家人都是有钱有闲的文艺爱好者,没有参加过科举,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画的山水和小动物都非常活泼,看起来轻松安闲,充分展现了欲望满足以后撸猫的慵懒,充满童趣的人没有不快乐的。《策杖图》《写生图册》
他徒弟比他出名,叫文徵明,《古木寒泉图》这张画最能体现他的风格,布景繁密,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的风格非常显著。
比文徵明更出名的是他兄弟周星驰,扮演的唐寅,他俩同岁,少年时期十几岁就在一起玩儿,文徵明的父亲非常赏识这位年轻人的才华,山水画《溪山渔隐图》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他以青楼女子为原型,画了很多仕女图,风格像南宋院体画,如《王蜀宫妓图》的工笔重彩。我们对唐伯虎的印象都是风流倜傥,宿宿留于妓院的放荡公子形象。“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实际上他的凄惨程度不亚于《活着》,唐伯虎 24岁前后两年里,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几位至亲相继去世,家族没落,几次自杀未遂,科举舞弊案入狱,自此少年壮志尽数湮灭,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他人笑疯癫的不止唐伯虎一个,还有这个徐渭,水墨绘画表现主义风格开创者,泼墨画法,具体操作如下:把墨泼在纸上快速涂开,画竹子、葡萄等植物。他画画的速度很快,这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唐伯虎是青年遭遇重创,徐渭是自小郁郁寡欢,出生百日爹死了,身为小妾的母亲被逐,长大后入赘为婿,多次应试未果,如果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也许就放弃了考试,但是徐渭是自小显出神童的天赋,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讲美术史,他也是必考知识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后他尝试把钉子从耳朵穿过去自杀,切腹自杀,后怀疑继妻不忠杀了妻子,入狱七年,出狱后也是终日醉酒,自持斧头毁容,一代诗书戏曲的天才在穷困潦倒中独自死去。我知道看这个视频的多数人是要参加艺考或者考研,尽力去掌握专业知识,剩下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尽人事,听天命。我18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艺术史专业,本专业的分数是第一名145,差5分满分,就在我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急转直下面试没有通过,但是历史上你看看,多少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被命运戏弄,抱憾而终。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你和我,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下面我们讲一组画人物画的画家,人物画的流行和明朝小说的风靡有很大关系,小说里面要印一些插画,像陈洪绶shou4画了《西厢记》和《水浒传》的插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故事图。仇英的人物画风格模仿唐宋宫廷绘画,色泽艳丽的《汉宫春晓图》,山水画《桃源仙境图》,他自己本身是油漆工出身,凭借高超的画技和同时代文人画家结为密友,所以在细节上比文人画的画家更下功夫。
明朝我们最后学习四个人,明末四僧
第一个就是八大山人,他肯定跳出来先讲,我是一个人哦,不是八个人哦,原名朱耷da1,是明朝王室的后代,他画了很多翻白眼的小鸟和小鱼,画面非常简单,有些徐渭泼墨的手法,为什么他也画的这么狂放呢,因为明朝灭亡他为了保全自身只能装疯卖傻出家,在画作上题写这样一个符号,三月十九,这一天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他留下唯一的愿望是“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中国这几千的历史不是“封建”一词就可以定义的,里面有太多光亮的人在闪耀着,越学美术史,越想学中国历史。
石涛的绘画笔法最自由,他说“纵使笔不笔,墨不墨,自有我在”,《游华阳山图》
渐江法名弘仁,因为抗清失败遁入空门,才避免被清算,他喜欢倪瓒洁癖的绘画风格,画面更清冷,水的成分用的少,像《黄海松石图》,用笔画出几何形的山体,强调山石,不突出草木。
与渐江风格截然相反的髡kun残,他画的山水画偏爱树木,像这张《山高水长图轴》画面非常繁密,层层堆叠满整张画面。
明末四僧和清初四王他们是同时期的人,因效忠于不同的朝廷因而分别起来,你也可以说刚才四位是清初四僧,但是还是尊重前辈内心的意愿归为明朝。四个人可能好出道吧,下面咱们认识一下清初四王
王时敏《南山积翠图》
王鉴《关山秋霁图》
王翚hui1《夏山烟雨图》
王原祁《仿黄公望设色山水》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仿古,这种规整的绘画风格很受皇家喜爱,被提倡为正统画派。他们的晚辈唐岱画的也非常好,康熙很喜欢他的作品,称他是画状元,但是比起真正的艺术家匠气会有些重。
清代画家一部分人在仿古,另一部分人在创新,这个时期陆续有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西方的油画材料和技法。
明末清初的人像摄影师曾鲸就特别注重写实,他就不是只用白描线条来塑造人脸了,曾鲸以墨晕染出脸部肌肉的凹凸感,不过话说我这样的大平脸,和唐代美人的大圆脸蛋子可能挺适合白描画法。
说给清朝皇帝画像的就绕不开郎世宁,他原本也是来传教的,奈何乾隆相中了他的奇技淫巧——画画,他给乾隆还有皇后画的这张图看着俩人还挺有夫妻相的,你能看出来和之前中国的画家有什么不同吗,又和西方画家有什么不同呢?他的人物肖像画比中国画家更强调肌肉骨骼的准确性,画面衣物纹饰的细节,但是又舍弃了油画强烈的明暗对比,多采用正面大柔光的效果,清朝就开启柔肤洁净的美颜模式。他除了画人物以外还画了很多乾隆游玩儿的场景,他的爱马,和一些画画草草,宫廷御用照相师,也给我们现在研究那个时期的文化提供了真实的资料。
清朝北方作为首都是正统的仿古派,在南方工商业越来越发达,其中扬州就因为盐商聚集,成为最有钱的城市之一,这些有钱人在城里修建豪宅,就需要雕梁画栋,这些画工给他们画一些装饰画,又不想过于陈旧呆板,于是这里汇集了一批职业画家,他们的绘画活泼有生命力,去除了苦涩,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欣欣向荣。
其中扬州八怪最为出名,他们也不是八个人,也不是一个人,而是泛指他们这一群人,其中比较出名的是金农、郑板桥、罗聘。
像金农的《观荷图册页》、《采菱图册页》非常轻松的田园小景,之前的画家画完之后要在上面题诗,到金农这里就把流行歌词写上,他写的字和画一样有些拙朴和天真。
下面介绍画竹子的郑板桥,这个人应该没有人会不知道吧,如果你知道谁不知道现在就可以把他叉进来补课。郑板桥说自己的字是“六分半”,从汉代隶书演化过来的。竹子在历代文人心中是最有气节的代表,郑板桥画竹子画的好,是因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什么拖呢,金钱之拖,大大方方卖画,“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光有硬核宣传,还有软广流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罗聘喜欢画鬼,每个朝代总有一两个奇奇怪怪,怪可爱的画家,我觉得他喜欢画鬼和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的畅销有很大关系,传说罗聘画的都是他看到的小鬼,这不是什么好事,子不语怪力乱神,咱们打住,我觉得是因为市场的确是有人挺喜欢这类画风独树一帜的画,他自己也喜欢这个题材,如果是考试可以写上以画鬼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如果没有考试就不要写这些空话了,我们现在这么多人喜欢看恐怖片也不是因为反对封建统治,就是人类的DNA里就喜欢这些刺激东西。
咱们后面要讲的这两位,任伯年活跃在上海,最喜欢画民间传说故事,他也画钟馗斩鬼,所以没什么格外深刻原因,就是民间富起来的新贵们欣赏不来古意山水的高远,想要通俗流行话题的。还有一个画家虚谷,他开始把咱们日常吃的大葱画上了画面,吴昌硕的大红牡丹,生活气息更浓郁,这种画风逐渐流行。
他们直接影响了民国这批画家,比如说齐白石,除了画虾以外还有取材于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动植物,我们现在提起齐白石那是响当当的大画家,当年他高龄北漂的时候在画画圈里是非常不入流的,圈里觉得他模仿八大山人和徐渭,画的又比这两位俗气,不过那些人怎么也没想到被诟病的点都成了特色,我们评论他是儿童画式的拙朴,是生命的喜悦,是昂扬的生机。
民国画家我最喜欢黄宾虹,黄宾虹的作品有白宾虹和黑宾虹之分,在他六十岁之前主要是学习传统绘画风格, “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 巧了,我也最喜欢北宋山水,后期逐渐形成了黑、密、厚、重的画风,气势磅礴,黑宾虹时期的作品,以后涨价肯定是要远远超过齐白石的,二十年后咱们再看。
林风眠和徐悲鸿都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两个人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观念差异很大,徐悲鸿提倡现实主义精神,像《田横五百壮士》,用写实去画现实,中国人几十年年来主流审美要求“画的像”,就是从这里逐渐被发扬光大,或者说贻害无穷,他的审美体系成为是一代又一代美术生的圣旨。
林风眠他的名字真有诗意,他强调独立的意志、自由的精神, 不认为应简单引进西方写实主义,而应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蔡元培和他组织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难以想象那年他才28岁,学生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他中期作品几乎全部自我销毁,因为文化大革命要保全性命,即便这样也难逃牢狱之灾。
美术史串讲就从仰韶文化开始到林风眠结束了,听到这里的小学究们辛苦了。
其实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近代史的列强侵略,对于文物古籍的掠夺,没有我们自己狂妄无知的毁灭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建筑,一定会发现久远年代里有更多璀璨的艺术家需要背诵 哈哈哈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