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炼中的炁到底指的是什么?怎么感受炁的存在?

2023-06-23 04:03 作者:品阳真人  | 我要投稿

现在我这些年在各平台讨论和了解的情况,修炼中的炁按分布占比有以下几种: 1.幻想的炁,约80%。 想象观想一种能量在体内运行,路径现在最多的是提到任督,少部分大周天。在想象长时间的心理暗示下,大脑会产生某种具体形象的反映,多数感受是热和电麻。 突出的问题点,一个是跟与生俱来、跟年龄性别无关的“先天”特质无法对比识别——无法用其它方法复现这种感觉,在有识别手段的情况下容易被证伪;一个是要么存在于强幻想状态,要么形成精神病甩也甩不掉,前者居多。 修炼的特点是进度极快,很快就完成某种资讯描述的全经脉大周天。但到后期的“还虚”无从下手。对幻想过于依赖了,没法致虚极地排除思想影响地对并做的万物进行观复。精神异常的就更甭说了。 2.在精挑细选中找到的幻觉,约15%。 按照前人的功感描述,刻意地寻找和勾勒某种感觉,长时间固化后,形成幻觉。功感描述,百度百科的“气感”就是典型。 问题点与幻想的一致外,都在谈整体气感,全身经络,就没见一个认真谈气在经脉的运行特点和线路的。也有谈任督的,但是一旦进入正奇经,幻觉就不能支持那么多变化了。 修炼的特点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能描述全身经脉皆通,但无法描述经脉的具体线路,更无法解释古籍对经脉线路的不同看法。 3.吹牛皮,编的炁,约不到5%。 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甚至胡编,一个名词能有n多的解释。因前人的东西里就有不少推理和期许,他们不实修因此无从识别,所以其推理过程必须引经论据。对炁的所指和感受,都是吹。 问题点,胡编乱造,没有修炼价值。 特点,是读者爱看什么他们编什么,读者看得懂什么他们写什么。受众广,吸睛强。通常是各家功法的“杂拌”,好像历史上没有某教与某教在炁的修炼上互相指责“门外汉”这回事一样。最早的吹,我见过黄裳的《九阴真经》,现在就数不胜数了,吹得好的真不多。 4.唯物的炁,不到1%。 炁,是一种感觉,是五感中的触觉。 炁,是先天的,可与寻常事物对照。不同的诱发方式下,有基数庞大的体验人群,如穴位针刺的“得气”。个体不修炼也能感受得到。 个体来看,炁是主观感受具象,群体角度,有其共性,具备客观属性。 修炼的炁,由意念诱发,但不完全依赖,可强度是“文火”下维持。 炁的修炼,手段是意念导引气在经脉走行、驻留和余感维持。对于经脉的线路、位置和方向,可参与中医的讨论并提出独特实践见解。 后期的修炼,可使炁在诱发后长时间维持,乃至意念滞后状态下,对“趋病性”、“气至病所”进行观察。 “物”属性的气的修炼,决定权在于身体的触觉感受,物,是第一性的,而思维、意识和认识是能动的次要位置。不是修心、修识、修幻和胡说八道。 炁的整体修炼,是求真务实的修“道”,对道的辩证法进行内求过程的验证。

修炼中的炁到底指的是什么?怎么感受炁的存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