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写纸23.6.23
某种程度上,写作是让人接受的艺术,本质上一切叙述内容都可以让读者信服,其中一种手段就是铺垫后对前文起势的资源转化。 想写一个人美,直接写:“她长得很漂亮”就可以了。只要前文通过语言、景物和心理等等描写,铺垫出足够的氛围,这时候只要单独说出自己想达成的最白话的效果就好(她长得很漂亮)。反过来,也可以用充满了白话的铺垫去说一句过于浪漫的话。 一体两面:过于详细的描写会排斥读者的想象,过于朦胧简洁的描写会导致内容上的空洞无法承接上下文。 这种方法需要作者自己明白铺垫出来的道路导向什么地方,文字让他人接受,换言之也能说是让读者不能反对(仅限于这种方法的思考框架下),而他人最无法主动批判的,就是自己第一时间的想法。使用铺垫引导读者去向“最可能出现的场景”,然后用最白话的直叙(对主观感情上的描写最大程度上的剔除隐藏了作者)肯定读者的目标,这样就能做到由“作者(他者)的目标”向“读者(主体)的想法”的交换。而自己是很难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突然批判自身的。 在这种创作思路里,没有明显的所谓文笔优美、造作或是平淡,一切都以引导为主。这样在对文章建筑的构造上,很大程度的消减了答案的重要性,目的不再重要,因为任何目的经由铺垫都能达成,所有的压力被放置在了铺垫这一过程中,也算是一种微妙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