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鼠头鸭脖事件:“四角关系”存疑

四角关系包括:当事学生、学校、市场监督、检验中心。仔细琢磨四者的关系,可以发现诡异之处。

先结合学校通报和央视消息,将事件的轮廓归纳如下:


第一轮现场环节:
拍视频,发视频,产生影响,惊动校方
第二轮现场环节:
校方抵达,当事人比对,当事人改口,当事人写说明
第三轮现场环节:
市监抵达,对比图片,初判是鸭脖,菜品留样检测,声称三五天出结果
第四轮结论环节:
校方、市监鸭脖结论同时公开。

以上各环节,存在显而易见的几个疑点:
第一,当事学生先发视频,然后找多人比对,最终推翻了自己,不符合常理。当事人是大学生,不是小学生,他理应具备是非判断力。他应该清楚,发鼠头视频可能对学校产生的影响。因此,我认为,找多人比对,应该在发布视频之前,而不是之后。只有鼠头得到多人比对,印证了自己的怀疑后,当事人才敢发视频。
第二,视频发布后,产生了影响,惊动了校方,校方派人抵达现场,这需要时间。按照一般规律,这个时间不会很短。然而,在这段时间里,当事学生一直没有离开食堂,他在做什么呢?6月1日是周四,是要上课的,按照常理,当事学生如果不是存心挑事,发完视频就该离开食堂准备上课了。但是,他一直在现场逗留。如果没人干预的话,他不可能一直不走……我只想问,食堂负责人是否提前干预了,对于食堂极为不利的事件,食堂负责人是如何干预的?异物在干预之下,是否一直保全住了?
第三,校方来人后,当事学生现场写说明澄清是鸭脖。这个时候,异物是否还在?
第四,市场监督到场后,比对的是“当事人拍的异物图片”,而不是异物本身,为什么?请问,此时此刻,异物还存在吗?

第五,市场监督现场声称,对该校菜品的留样进行检测,为什么不说对异物进行检测?请问,异物还存在吗?
第六,所谓异物送到“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了。但是,记者却被告知,检测结果只能向市场监督局进行通报。所以,送检的到底是什么,真相被圈定了,外人没办法知道了。
整个事件呈现的诡异四角关系如下:
学生、学校、市场监督,高度一致地统一了口径。检验中心只对市场监督负责,也等同于依附了这一口径。
所谓诡异,就是说,啥事都没发生过,异物在哪里不知道,反正就是鸭脖,你们爱咋咋地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