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武汉山豆根”事件思考中医如何健康发展

2023-09-06 16:19 作者:龙妈妈花候鸟  | 我要投稿

一、山豆根事件回顾

几天前朋友给我转发一则新闻,武汉63岁食道肿瘤病人因顾虑身体不宜手术,保守治疗,饮用武汉叶开泰医馆的中药两天后死亡,病人家属质疑是叶开泰的中药有问题,找专业人士指出其中的山豆根有毒,2020版药典规定不能超过6克,但该药方是10克,目前医馆在配合卫健委和相关部门调查中。

二、山豆根事件分析。

相关的评论很多是一边倒,要么认为这是有意黑中医,要么认为一定要加强对中医机构和中药监管,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我想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思考怎样才能让中医更健康发展。

该事件的其他内情我们不清楚,我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反应也认为这是有意黑中医,药典与实际药性不符,并且与历代经典医书不符的多了去了,比如药典说白头翁是苦寒,但实际是苦温,我自己实践是苦温,历代医家也多写苦温;药典没有写射干有毒,但历代医书不少说射干有毒。中药有毒或者无毒,显然不能完全依赖药典的说法,全看医生当时如何搭配,相生相克用的好,毒药也是补药,相生相克用错了,补药也是毒药,所谓“人参杀人无过,黄连救人无功”。半夏有毒,但生姜能解半夏毒,几乎人人家里都备有的小柴胡颗粒里就有半夏,听说过谁喝小柴胡颗粒中毒死亡的吗?

几乎所有感冒咳嗽药都有的桔梗还有小毒呢,我自己实践也有小毒,历代名家也注明有小毒,但药典也没有提醒啊,不是用了几千年没事药典也没说有毒。

有朋友给小孩用10克山豆根煮水治喉咙肿痛,也没事,显然63岁食道肿瘤老人死亡不完全是山豆根超量的问题,更与当时老人的身体状况有关系,甚至不排除老人还有其他的慢性病,更或者老人当时情绪激动,生气或者抑郁或者过喜都会影响身体情况都有可能,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是因为服用叶开泰中药导致的。

叶开泰药方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五年前父亲去世的一段旧事。当时75岁的父亲因为觉得胸口以下到胃有剧痛,主动要求去三甲医院治疗,三天后他觉得身体很舒服,再住两天决定要出院,出院前一天晚上把陪床的二姐赶走,要她去看母亲,父亲自己去医院水房打水泡脚,然后突发呼吸急促,医院紧急抢救,叫来前几年因为父亲晕倒在地人事不省的主任医生夜里从家里赶来,呼吸机,制氧机,氧气打到最大,可就在氧气打到最大值的那一刻,父亲走了,上一刻他还在对赶来的二姐说,“给我拿毛巾擦下汗啊,头上好多汗”,二姐惊诧,呆了,上一刻还在对我说话,怎么氧气一打到最大父亲就没了。此后,我们一直对这件事感到怀疑,医生的操作肯定有问题,不可能氧气一打到最大人就没了,但前几年父亲晕倒人事不省也是同样的操作抢救程序啊,我们怎么去怪医院?我们能说医院程序有错误,要求彻查吗?虽然我们隐隐觉得人事不省的抢救和头上在冒大汗依然清醒的抢救应该是不同的。直到我后来系统学习了《黄帝内经》,才明白父亲头上冒大汗从中医角度来说可以看作阳要绝,头顶是阳经汇聚处,汗属阴,阳不能固阴,所以汗不停往外冒,这时的紧急抢救如果采取中医最简单的手指十宣放血,让阴从手指下来,令阴阳达到新的平衡,父亲很可能就抢救过来了,而医院令氧气猛然打到最大,相当于助长了阴,阴达到巅峰,于是阳彻底被灭,父亲就此归天。几年前父亲昏倒在地,也是令氧气达到最大抢救回来,那时父亲头顶并没有冒汗,病人症状不同,抢救程序也不应该一样,需要辩证对待。可是医院医生会理我们么?我们能怪医院吗?还有同学的父亲本来要出院,结果在医院要求做的加强CT的检测仪上发病去世,他们能找医院麻烦么?医院会认为是你自己突然发病,跟我有什么关系。有多少病人去世在医院是因为医生医术不精或者过度医疗造成的,有多少病人家属能数的清,能找医院麻烦的?动手术的就更别说了,我们之间都签署过责任豁免协议的,有问题别找我。

三、中医该如何健康发展

1、中医看病前应和西医动手术一样,签订责任豁免协议和相关保险合同,这同时也是保护好中医医生和病人的双赢选择,一旦发生问题,病人有保险可以赔付,多少有一点安慰作用,不至于再去找中医师麻烦,同时也能体现中医生的价值。这种责任豁免协议最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统一格式,放在网站上可供自由下载,各地卫健委不仅是监管中医师,同时也要保护和服务好中医师,让他们能把更多精力用在中医专业学习和实践上。

2、中医医生应练好内功,熟悉人体十二经络走向和黄帝内经,辩证用药,弄清楚病人还有什么其他慢性病和症状,遇脾胃虚弱者,不可攻伐太过。以山豆根事件为例,倘若病人脾胃素体虚弱,则应先培补脾胃,同时加党参,白术,陈皮等健脾药,倘若病人肝胆排毒不畅,则可考虑和入小柴胡汤。

3、弄清楚治病的先后顺序很重要。学医者必要修心,最忌急功近利,学医犹学弈,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需排兵布阵。若病人脾胃虚弱,正气已然不行,则固护好脾肾,循序渐进更重要。不可上来就攻伐。

4、药方不能开的太大,越是重病的病人,越用简单的处方。医圣对晚期肺癌病人都只用桔梗甘草汤,简简单单两味药?为什么?越是重病病人,很可能五脏排毒功能越弱,越不能受药。药物越简单越好。

5、尽量不用新药,不用平时用的少,实践少的药,尽量用常用药,用几千年临床和用药实践证明的中草药。因为这些药的药性和用法是已经被无数次证明的,相对对病人更安全。

6、进一步从娃娃抓起提高全社会对中医和中药的认识。社会的认识提高,对中医需求提高,自然学中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对中医药治疗的误解也会越来越少,从小学就应该引入黄帝内经,伤寒论,供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

7、进一步扩大社区医生,小区医生的中医覆盖范围。中医是一个最需要了解病人平时生活习惯,情绪,社会关系的职业。只有经常和病人打交道才能更好的了解病人各种习惯和情绪,才有利于更好的开出高效处方。

8、进一步放开监管,让市场自由选择。让民间中医能真正更好的有行医资格。有行医资格的西医师和中医师,甚至大医院和大医馆的医生其实医术也不过如此,也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既然都容易出问题,就不如让市场多一些自由选择,谁也不会把自己的性命给一个不放心,医术不行的人去负责,即使真出了问题有保险合同和双方责任豁免协议。

总之,一家之见,中医健康发展应该且必须是内外兼顾,内在自身加强辩证基本功训练,外在保护好中医师,给他们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土壤,这样才有利于明医入世。

中医五行图

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从“武汉山豆根”事件思考中医如何健康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