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7美学(2019版)考纲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美学的学科属性
1.识记:(1)审美意识的含义
第一,审美意识是在人类生存实践中所发生的,具有某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第二,审美意识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表现出来,缺乏理论性表述,因而不系统,不自觉;
第三,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2)美学思想的含义
第一,美学思想是作为思想主体的人,关于审美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性认识;
第二,美学思想是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表述的、自觉的、系统的理论性认识;
第三,美学思想在美学学科诞生以前,主要以哲学思想、文艺评论和创作思想等形式出现。
(3)美学的学科属性
第一,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第二,作为人文学科,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式、方法存在明显差异;
第三,作为综合性学科,美学与其他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存在交叉互渗,不能孤立研究。
2.领会:
(1)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关系
第一,二者相互影响,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发展;
第二,认识层次不同: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活动的感性直观认识,美学思想是对于审美本质理性认识;
第三,表现形式不同;审美意识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表现出来,美学思想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
(2)美学学科的综合性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许多学科关系密切不能孤立研究,美学与许多学科存在交叉,相互渗透、影响和综合。
3.应用:结合实际谈谈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差异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
第二,研究方式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绝对排斥主观参与和情感渗入,社会学研究最忌主观参与和情感渗入,美学研究力求主观参与和情感投入;
第三,研究方法不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做到精准化、量化,美学则做不到。
第二节美学研究对象
1.识记:(1)有关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第一种,认为是美和美的本质;
第二种,认为是艺术,即艺术哲学;
第三种,认为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
第四种,认为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2)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
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是历史生成性的:
第一,历史性,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是随人类社会实践而发生发展的,不是从来就有的一成不变的;
第二,生成性,审美关系中主体和客体,宏观来看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产物,就微观个体而言是在具体审美活动中相互生成的。
(3)审美现象的主要形态
第一,自然美,欣赏自然中的审美现象;
第二,艺术美,欣赏艺术中的审美现象;
第三,科技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
第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审美现象。
2.领会: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第一,审美现象是审美活动中的现象,只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就会发生审美现象;
第二,审美现象是审美活动的体现,一种现象只要不体现在审美活动,就不是审美现象。
3.应用:结合实际谈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第一,美学研究审美现象是审美活动中的现象,必须有审美活动才会存在审美现象;
第二,美学研究的审美现象是审美活动的体现,一种现象只要不体现审美活动,就不是审美现象。
比如一件艺术品,其存在本身并不构成神仙现象,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被欣赏时候,才成为审美现象的一部分。
第三节美学的研究方法
1.识记:(1)美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多元的,包括哲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艺方法等;
第二,美学的多样研究方法,有主次之分,核心与附属之分,就学科属性看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第三,美学研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存在为指导,同时吸收多种哲学思想的精华,建立自己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的实践论
第一,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批判的吸收了西方传统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并指出全部人类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马克思的实践论是生成性的,认为个人的感性活动构成了个人的感性世界,人类整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发展变化;
第三,马克思人类的物质生存劳动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其它一切实践活动。
2.领会:(1)美学的研究方法:同多样性
(2)美学与哲学关系
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从诞生起就一直从属于哲学,其发展深受哲学的影响。
3.应用:(1)结合实际谈谈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第一,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从诞生就从属于哲学,其发展深受哲学影响;
第二,美学研究的审美活动作为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不能仅靠学科和试验的方法;
第三,美学研究所及涉及的整体的深层次的问题,只有靠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第四,美学作为一门人文性的理论学科,其研究必须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离不开哲学思考。
(2)结合实际谈谈美学研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科学的揭示了包括审美研究的审美现象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构成了美学研究的哲学哲学基础;
第二,以自由为中介,实践问题可以向审美问题过渡,实践活动可以向审美活动转化,人生的实践一旦达到自由状态,审美情境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