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极美的小众成语


意境极美的冷门成语

【鸥鸟忘机】
【释义】
像鸥鸟一样,日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
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
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醉玉颓山】
【释义】
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
山公曰:‘稽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红炉点雪】
【释义】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
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出处】
宋·释智明《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其一》:
“透脱重关,红炉点雪。”

【望岫息心】
【释义】
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
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出处】
《南史·何点传》:“豫章王嶷命驾造点,点从后门遁去。
司徒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吾当望岫息心。’”

【白发青衫】
【释义】
指年老而功名未成。
【出处】
宋·赵令畤《侯鲭录》第七卷:“琼林宴罢作诗曰:‘白发青衫晚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

【漱石枕流】
【释义】
旧时指隐居生活。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
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珠流璧转】
【释义】
比喻时光之流逝。
【出处】
宋·文同《月嵓斋》诗:“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珠流壁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

【酒酽春浓】
【释义】
酽:味厚,味浓。酒味醇美,春意盎然。
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出处】
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诗:“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

【吉光片羽】
【释义】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出处】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

【和光同尘】
【释义】
和光:混合、调和各种光泽,使得不光耀突出;
同尘:与尘世相同。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出处】
《道德经》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鸿俦鹤侣】
【释义】
比喻高洁、杰出之辈。
【出处】
唐·黎逢《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今则凝神注目,无非绣户金铺;接踵比肩,尽是鸿俦鹤侣。”

【餐云卧石】
【释义】
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出处】
明·袁宏道《隆中偶述》诗:“始知伊吕萧曹辈,
不及餐云卧石人。”

【目窕心与】
【释义】
指男女之间眉目传情,内心相许。
【出处】
汉·枚乘《七发》:“使先施、征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鬋,目窕心与。”

【振衣濯足】
【释义】
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
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出处】
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落纸云烟】
【释义】
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出处】
晋·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足不缀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