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玻璃行业系列1——玻璃行业碳排放
快车通道:
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广东汽车碳足迹系列汇总
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汇总
磷酸铁系列汇总
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汇总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绿电专家交流汇总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碳中和背景下的玻璃行业系列的相关知识,大纲如下:
一、玻璃行业碳排放
二、玻璃行业节能减排技术
三、光伏玻璃
四、节能建筑玻璃
今天分享第一部分:玻璃行业碳排放
玻璃行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是 CO2 产生的重要来源。
玻璃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消耗电力和热力引起的间接排放。
2)生产过程中的排放。
3)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排放。
中科院曾于 2017 年对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从 2005 年至 2014 年,我国玻璃行业碳排放总量从 2626.9 万吨增长至 4620.5 万吨。
从单位重箱碳排放的角度看,从 2005 年的 71.8kg 下降至 2014 年的 58.3kg。
从排放结构来看,化石燃料的燃烧是 CO2 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占到行业排放的 60%以上,生产过程排放占 20%左右,间接排放维持在 12%-15%左右。
平板玻璃行业 CO2 排放总量及单位重箱排放量:
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结构拆解(单位:%)
从单位重箱的角度来看,碳排放则保持下降趋势。
根据《中国平板玻璃生产碳排放研究》, 2005~2014 年燃烧环节单位重箱碳排放下降 10.1%,生产工艺碳排放下降 12.5%,电力碳排放下降 20.0%。
单箱碳排放的下降主要由于浮法生产技术带来的生产水平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以及燃料体系的升级等所致。浮法工艺比例由 2005 年的 79%提升至 2014 年的 90%左右, 浮法技术的推广使得更大的熔窑得以应用,每重量箱熔化标准煤耗比普通玻璃低10%左右。
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对比:
碳中和背景下的玻璃行业系列的第一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二部分的内容:玻璃行业节能减排技术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案例,ESG,CCER,CCUS,电池回收,锂电池,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抽水蓄能,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钢铁碳中和,氢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水泥碳中和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