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离乡的人,总会在某个时候,突然意识到,故乡在原地等待。或者是一次工作休息时的闲聊,或者是一次快递捎来的小菜,或者是一次突然听得到乡音,或者,是一次B站的写作活动。
我是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到这些的,事已至此,总要谈一谈我的家乡。
我是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南镇出生的。虽然大家到处玩梗,说到江苏,总是散装,苏联,但实际上,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为了图省事,对外省人还是会介绍,我是江苏人,只有在省内,对话的时候,才会直接具体到地级市(即兴化),甚至会直接介绍,戴南。
说起来,戴南只是个人口不到15万的小镇,地处长三角,收入虽不像华西村一样响彻全国,也绝不是普通人印象里的农村。这许多年,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车子停满路边,却总觉得越来越不像我记忆中的故乡,只觉得,越变越是不认得的模样。
戴南人,走的很远。作为远近闻名的不锈钢名镇,当地人多数背井离乡,带着当地的特产不锈钢,远销国内外。
重工业发达,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可忽视的。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次过年回老家,漱口杯接着自来水,牙刷浸到水面下的一瞬间,翻出了许多泡泡。
到底这中间是怎样的化学变化,还是我的记忆出了细微的差错,我都无意去深究。
自此以后,我回老家,我一定要到超市里买瓶装水,谁也不能阻止我。
今年产业结构升级,对钢铁厂的生产设备似乎提升了环境要求,但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似乎这样写,对家乡的形象有些损伤,但不可避免,提到家乡,脑子里一瞬间冒出来的就是这些。
但很奇妙,一个这样的地方,夜里可以看见星星。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当我加完班打车回去住处,上海的夜灯亮如白昼,我却会在心里想起家乡的星空。
非要说戴南有什么特别的话,大概我只能想起,家乡的鹅,很好吃,以至于我在第一食品商店买鹅翅的时候,一边在心里感慨真贵,一边在心里赞叹,鹅真好吃。
家里的猪,也很香,不像外边的猪肉,一点肉味也没有。过年的时候,买上几斤,撒上冰糖红烧,猪油已经被熬出来了,剩下的瘦肉,混着酱油和糖的调味,每顿都能埋头吃上一碗。
甚至用猪肉混着面粉,做成香肚,想吃的时候切片,上锅一蒸,吃起来口齿留香。
有时候,我会怀疑,是原来家乡,记忆在美化他,以至于我少时,他原始贫穷的样子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都是美丽的碎片,离家越久,碎片也变得模糊了。
说来说去,故乡只是回不去的地方,在外面待久了,总会觉得老家这也不便,那也不便,但内心里有个锚点,他告诉你,如果你在外面受了伤,感到委屈,来我的怀里休息,给你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