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医典籍记载的天文历法特征,就透露了华夏上古时代的重大年代信息
广百宋斋
2023-07-20 15:16
俗话说的好,“无知无畏”——有些文盲一听说我能用史料文献记载的天文历法特征复原华夏文明远至万年前的重大年代,于是各种嘲笑,丑态百出。
无知不是错,无知还出来显摆,那可是厚脸皮能把铁棒磨成针。
我已经反复申说,公元前16317年4月15日冬至,这一天就是华夏文明的历元“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这一天的儒略日是 -4238256日。
中医理论成型的年代,公元前15747年,5月28日立春,当天儒略日是 -4030021 日,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当天跟历元甲子日的干支序数相差 35,因此当天就是 己亥日!
公元前15747年11月23日,立秋交节,当天儒略日是 -4029842 日,简单计算可知,当天纪日干支跟历元甲子日的干支序数相差34,因此当天就是 戊戌日!
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引《太始天元册》:“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这里所谓的“戊己分”,就是指公元前15747年的天文历法特征,立春点在轸宿,立春日是己亥日;立秋点在奎宿,立秋日是戊戌日。“戊己分”说的就是立春和立秋。
立春立夏,是“启”;立秋立冬,是“闭”。正因为如此,奎壁角轸才相当于天地门户。
立春,当然是候之所始。
看看,中医典籍记载的天文历法特征,就透露了华夏上古时代的重大年代信息。
这么久,没有一个人看出来——你们说,这样的学界是不是太低劣了,太低劣了,太低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