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建文帝为什么不学习使用汉武帝的“推恩令”来削弱藩王?

2019-05-14 07:20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汉武帝的“推恩令”用非暴力手段彻底解决了困扰汉朝近八十年的诸侯王问题,堪称中国古代最厉害的阳谋之一。既然汉武帝的“推恩令”如此成功,应该为后世帝王学习仿效。


奇怪的是,后世帝王在面对藩王实力过大的问题时却很少学习使用汉武帝的“推恩令”,其中的代表就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建文帝为什么不学习使用汉武帝的“推恩令”来削弱藩王呢?


首先,虽然都是藩王,但汉朝诸侯王与明朝藩王有很大的不同。汉朝诸侯王的实力主要来自于名下的封地,因此汉武帝的“推恩令”将诸侯王的封地肢解后,诸侯王便再无实力与中央朝廷抗衡。


但明朝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名下没有实际控制的封地。明朝藩王的实力主要来自于朝廷给予的地方军政大权,比如燕王朱棣虽然明朝北方的军事统帅,但他居住的北平城是朝廷直辖的。


因为明朝藩王的实力不是来自于控制的封地,所以建文帝机械地照搬实行汉武帝的“推恩令”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建文帝的削藩是要收回藩王手中的地方军政大权,肢解藩王封地没有意义。


其次,实际上建文帝的亲信高巍曾经借鉴汉武帝的“推恩令”提出了一个“南北诸王子弟易封”的方案,具体内容为:将北方藩王的子弟封到南方,而南方藩王的子弟则封到北方。


如果高巍的“南北诸王子弟易封”方案得以推行的话,那么初代藩王死后,明朝藩王的居住地便与地方军政大权的来源地分离,藩王实力自然被削弱,可谓真正得了“推恩令”的精髓。

对于高巍的“南北诸王子弟易封”方案,建文帝表示欣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自大而又迂腐的建文帝还是选择激进的削藩政策,放弃了高巍的明朝版“推恩令”。


建文帝为什么不学习使用汉武帝的“推恩令”来削弱藩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