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试该怎么准备才能上岸?学长全流程经验分享

2023-02-27 10:32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现在,很多23的同学们都在准备复试了,但是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复试该怎么准备。

所以,今天炳哥邀请了上岸学长来给同学们讲了一讲关于复试的经验,想到这是所有复试同学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炳哥把干货的内容整理了出来,希望对复试有所帮助。


上岸学长基本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 22考研总分401:英语70;政治81;数学141;专业课109;

目前在准备读博。

除了复试参考书,还需要看什么?

1.必须要知道复试的内容,比如以我复试院为例,复试官网指定的参考书籍是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但是复试时一个问题没考。所以一定要问问往年学长学姐,或者看看他们往年的真题。

不知道复试参考书的同学可以进学习群或者留言具体咨询下。

2.如果是线下复试,笔试应该考的是指定书目固定知识;面试环节问不问时政和开放性问题,如果问就需要看一些额外的视频,比如人大国关搞全球价值链编辑,人民币国际化,马院讲习思想、自己就会看一些相应的内容,不用太艰深,只要知道主要概念就行。比如:美元霸权、国际货币、外币债务等了解经济史和当前政策的前沿问题

推荐:翟东升《政经启翟》、温铁军《10次危机》、卢麒元《卢麒元视角》、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的前世今生》等


抽到太偏不会的题,答不上来怎么办?

1.如果是问的是指定参考书上的基本理论,就不能乱答,这种答错了闹笑话,老师的印象很差,没有一点想法就说自己不会,诚实比较好。

2.如果抽到开放题目和时政题目,那么只要政治正确不反动,答的正不正确不重要!!!重点是临危不乱,无中生有。要点如下:

A.面不改色、稳如泰山,不怯场、不紧张、不乱动、眼神不要乱飘

B.停顿思考一会,不要立即作答,这样容易杂乱无章

C.把自己想到的点,按照一个逻辑组合起来,答出来;如果没有逻辑全是一个一个的例子,那就一点一点的罗列出来。


复试真实经历分享,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1.要注意仪表仪容,眼神不要乱飘,不要乱动,要有礼貌

2.本专业的经典数目大概讲的啥要有所了解


联系导师

要不要联系导师,如何联系导师,下面炳哥给你详细讲讲联系导师的那些事儿。

1 联系导师的重要时间点

这里其实这里可以分为「一志愿复试」and「考研调剂」,两个还不太一样。联系一志愿导师的时间点最好在初试成绩出来后;

其次在复试分数线公布后;第三个时间点是录取名单公布之后。

在申请调剂之前最好联系下调剂院校的导师,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招生名额,评估下自己的竞争力,提前联系导师,导师如果觉得你很优秀,留下你的可能性还是较大。

2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看中的点

导师更看重你的学术能力(更多的是学术潜力) , 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导师招专业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

(1)能力方面: (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

(2)兴趣方面: 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和你的个人谈吐;

3 可以了解到导师的情况

一是从上届师兄师姐那里了解。能联系到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最好,因为他们比较了解导师的脾性,这样你发邮件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

二是来源于学校官网的导师介绍。院校官网一般有详细的导师介绍,包括毕业院校、研究方向、邮箱等。你可以通过邮箱联系导师。

4 联系导师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联系导师之前-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

5  如何申请

联系导师的方式有很多,邮件、电话、拜访或会议等等,一般来说邮件联系是最得体、有效的、常用的、方便的等,显得严谨、正式、礼貌,同时存储量大,优势太多....

在邮件中,表明你的个人情况、报考动机、科研规划、运动等级、获奖经历、自我形象等等。总之,突出你的学术潜力、运动水平、学习能力、优势啥的,尽可能地全面,但言简意赅。

其余的方式,就不是很建议,除非有一定的特定条件。如和导师特别熟悉,可以试着电话沟通;或本校的老师,可以带好资料去办公室拜访,或啥会议碰到了,跟老师一起聊聊。

6 导师一般怎么回复

一般发完邮件之后,会有一个反馈。总的来说有以下3种情况:

①没有任何回复,传说中的石沉大海

虽然听起来很残忍,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没有哪个老师有义务回复你的的邮件。不回复的原因很多,比如因为某种技术故障压根就没收到这份邮件,或导师看了没有兴趣,或根本没看。

如果你对导师不回复产生怀疑,可以隔一段时间再发,如果确实没有收到回复,也不要灰心,安心准备复试,毕竟你也尽力了。

②客套回复

这个是最常见的啦,常见的有:“欢迎报考”,“你好好复习,考出好成绩!”等等。这个结果吧,等于说一切按学校的规定来办,我对你没有青睐但也不排斥。希望还是有的。

③明确指代性回复意见

一种是婉拒性的,比如“我今年计划优先招收我的校本科生”,“我今年没有招生名额,你关注另外的导师”,“因为研究课题,我计划招生某某学科背景的,你的学术背景不符合”等等,这个嘛至少导师直接明确告诉了你,虽然是拒绝信息但是至少坦诚布公的告诉了你真实的情况,你不必在这位导师上面抱太大希望了,赶紧换下一个目标吧。

另一种是表达了明确的青睐,比如导师看了你的资料后,会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假如导师主动邀约你见面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比如了解导师的项目情况,介绍团队或复试指导等,这些都明确的表明了导师对你很中意,愿意招收你了。

这种结果的也属于少数情况,能有这种结果代表了你有一个成功的先机,一定要好好珍惜,充分准备后续的复试了。

7 如果你想打电话联系老师,需要注意什么?

(1) 对于要谈话的内容列好提纲,打好草稿;

(2) 如果是通过手机号联系,提前发短信自我介绍,询问导师有没有时间接电话;

(3) 得到确认之后,最好隔5分钟左右打电话;

(4) 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在约定时间,下次打电话之前也要短信确认时间;

(5) 如果导师没有回复短信,隔段时间再发,如果还没有回复,就放弃电话联系;

(6) 办公电话,工作时间拨打。

8 与导师沟通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根据自身情况来定,-般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本科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兴趣等。

9 联系多位导师是否犯忌讳

不忌讳。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群发邮件,也不会回复。


以上,就是关于上岸学长的复试经验以及炳哥总结的联系导师注意的点。

同学们如果有什么关于复试方面的问题可以进学习群或留言探讨哦。

复试该怎么准备才能上岸?学长全流程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