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味道味道——鸡蛋羹
鸡蛋羹,多么简单的一道菜,但却让我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曾几何时也亲自动手做过几次,却再也没有了儿时那般味道!
童年时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从小我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此外还有叔伯家的孩子,所以我家是好几个孩子一起长大的,村里远近闻名,因为他们都惊异于我的爷爷奶奶怎么那么厉害,可以同时带好几个孩子。 那时碍于家庭条件,每天清晨的早饭一般都是咸鸭蛋配白米饭,或者蛋花汤拌饭,或者鸡蛋羹拌饭。这两者因季节不同而灵活变换,夏季天儿热,早餐是白粥➕咸鸭蛋,那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往往为了抢那个最大的鸭蛋都会你争我吵,现在想想真是可爱!
冬季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奶奶就会想法给我们吃点热乎的东西,然后再带着我们走路去上学。学校离家有大概几里远,冬天出门的时候大概天还没亮,早晨打白头霜,路边的植物都白了头,真是冷极了!这个时候早餐奶奶会做蒸蛋(鸡蛋羹),是那种最简单的做法,鸡蛋打散,加水拌匀,稍放点盐,放蒸笼蒸十多分钟,然后出锅撒几颗葱花儿。洗漱完毕,大家伙儿就围在饭桌上,眼巴巴的等着奶奶给我们平均分配。奶奶拿来汤匙,一人几勺,然后盛上新煮的白米饭,用筷子搅拌均匀,一边吹着碗里冒出来的热气,一边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觉着味儿淡了就夹上两筷子自家泡的酸菜。现如今想起来,对那时的我而言真的是美味吖!
后来慢慢长大,离家上中学,大学,再到毕业工作,我们几个孩子早都四散开来,各自生活,常年也没机会聚在一起。奶奶也快八十岁了,没有那时的精力再给我们做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羹。虽然如今物质条件比那个年代丰富,各类美食式样繁多,但我还时常怀念那时候的鸡蛋羹。 今年我独自在外过春节,没回老家,自己做了一次鸡蛋羹,就着米饭,再拌个小咸菜,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个饭桌,但已不是当年那个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