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孟尼利克二世和他的埃塞俄比亚帝国

2020-07-17 23:23 作者:一条关白  | 我要投稿

        7月16日文明6制作组发布了新文明新领袖孟尼利克二世和埃塞俄比亚,本专栏即是为了让有兴趣者初步了解而发布的。

孟尼利克二世视察阿杜瓦前线

            埃塞俄比亚十四年来一直都是异教徒汪洋的基督教孤岛

                                                        ——————————孟尼利克给欧洲各国的信件


        在说孟尼利克二世之前,先说一说埃塞俄比亚。虽然在今天,埃塞俄比亚,或者说阿比西尼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在古代,摩尼教创始人摩尼先知曾将埃塞尔比亚赞誉为能与罗马、波斯和中国相提并论的伟大国家。

        根据传说,坐拥也门马里卜萨巴王国的示巴女王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前往以色列寻求所罗门王的智慧,并被所罗门所吸引并最终诞下一子:孟尼利克一世,后来埃塞俄比亚的首位国王。孟尼利克一世长成后回到以色列留学,回国之时所罗门王赠与他一个复制的约柜,但孟尼利克一世设计换成真的约柜并成功带回埃塞俄比亚流传至今(有一说1993年以色列特种部队把约柜偷运回了以色列)。

        埃塞俄比亚的第一个可考政权是于公元前1世纪崛起阿克苏姆王朝,最初帝国信奉犹太教和本土多神教信仰,从公元330年开始科普特派基督教开始传入,最终5世纪末九圣人的到来奠定了科普特派国教的地位。经济上,阿克苏姆坐拥红海南岸并一度控制也门,通过印度与锡兰的贸易获利,并且和东罗马帝国往来密切,还从席卷整个中东的伊斯兰狂潮中存活下来,成为极为稀有的欧洲外基督教国家。但任何事务都没有永恒,阿克苏姆在11世纪左右从衰败走向灭亡。传说一名异教公主游娣特(“Gudit”,或翻译Yodit,意为邪恶,帝国时代2有她的同名战役)谋杀了所有皇室成员,仅剩一个婴儿被基督教信徒带出送往绍阿(绍阿王国是埃塞俄比亚附属的自治王国),国家步入黑暗时代。

九圣人画像


        但游娣特的统治并未长久,她的后嗣在下个世纪便被阿姆哈拉人推翻,建立扎维格王朝。著名的拉利贝拉岩石教堂,便是在扎维格王朝时期建成。最终在1270年左右,旧皇族复辟,流传至现代的所罗门王朝建立,直至1974年。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新生的所罗门王朝势力甚至比阿克苏姆更为强盛,不仅仅夺回红海贸易权,基督教也巩固了自己在帝国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时间一直到1490年左右,葡萄牙人佩德罗·德·科维勒姆遵循存在于东方的约翰王基督教国度传说到达了埃塞俄比亚,1520年葡萄牙舰队载着使者团面见了当时的皇帝达维特二世,并在此停留了6年,写成了至今有关这个国家最早的记录。在1528年至1540年,阿达尔苏丹国的艾哈迈德·本·易卜拉欣·加兹入侵埃塞俄比亚并将绝大多数国土收入囊中,被逼至山中的皇帝寻求葡萄牙人的援助。1541年2月由克里斯托弗·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舰队由印度抵达,7月克里斯托弗率领了400名火枪兵进入了内陆,一开始他们与当地军队合作成功的对抗了敌军,但在1542年8月打了败仗,指挥官被俘并被处决;不过艾哈迈德在1543年2月也被杀,穆斯林势力也被逐出。但随后葡萄牙人想让所罗门王朝皈依正教派,最终导致所罗门与葡萄牙人的决裂。

        之后300年,欧洲诸国在非洲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直至19世纪末,非洲仅剩两个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和于1847年由美国黑奴建立的利比里亚。在此之前,1868年帝国败于英国之手割让英属索马里兰,时任皇帝狄奥多尔二世不堪其辱自杀;1869年苏伊士通航后法国希望将法属西非法属索马里兰联通,而积极谋求占据埃塞俄比亚;1888年意大利在英国支持下占据厄立特里亚全境,之后再未收回。在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便是在如此绝望的形式下统一埃塞俄比亚。

        

19世纪末的埃塞俄比亚地图

        孟尼利克二世,受洗名为萨赫勒·马亚姆(Sahle Maryam),1844年8月17日出生于绍阿,是绍阿国王的长子与将来的继承人。但185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的入侵让他经历了长达10年的软禁生涯,于1865年逃回绍阿王国,推翻总督光复故国。1876年孟尼利克与意大利人接触希望购置意大利制现代化军备,而意大利人则希望以此推翻皇帝,分化帝国,完成自己的势力扩张。1887年,孟尼利克与意大利签定了《中立协定》,规定在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皇帝的战争中,孟尼利克保持中立。作为回报,意大利人送给孟尼利克5000支步枪。在1889年约翰尼斯四世死后,孟尼利克终于能够登上梦寐已久的皇帝宝座。在此期间他已将阿鲁西、哈勒尔、季马、克法和另外几个埃塞俄比亚南部的自治王国并入自己的版图。

绍阿国王时期的孟尼利克


                这个国家是我的!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篡取它!     
                          ——————————孟尼利克就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为保护国的回应 

       1889年5月2日,孟尼利克二世与意大利人缔结了《武恰莱条约》,根据条约意大利正式将厄立特里亚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而皇帝默许了这一行径。但问题出在《武恰莱条约》的文本翻译上,两国就埃塞俄比亚是否为意大利的保护国问题在条约上产生冲突,为此皇帝去寻求其他列强的调解但毫无结果(是不是很有《霍尔-赖伐尔协定》的既视感),最终导致了孟尼利克二世1893年2月单方面宣布废除《武恰莱条约》,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

身着便服的孟尼利克


        最初意大利人寄希望于贿赂,他们首先赠与皇帝200万发子弹但毫无建树,之后又策反提格雷王公曼加沙许诺给他皇帝之位,但也未见成效。最后意大利人决定诉诸武力,任命厄立特里亚总督奥雷斯特·巴拉蒂耶里将军为总司令,准备1.4万军队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

厄立特里亚总督奥雷斯特·巴拉蒂耶里

        团结起来,胜利就属于我们,因为团结的树皮可以征服大象

                                ————————————战争时期孟尼利克引用图拉玛谚语

        最初入侵进行的十分顺利,1894年7月17日,首批意大利军团抵达卡萨拉并在那展开第一场战斗,1895年3月意大利军已经开始全面入侵,成功攻占阿迪格腊特。但到了12月7日,前任皇帝约翰尼斯四世的侄儿拉斯·门格萨·约汉内斯带领部队打赢安巴阿拉基战役,带队的托塞利少校当场阵亡,给战胜意大利人予以一线希望,同时时任意大利首相克里斯皮被此事所震惊,拨款2千万里拉支持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而入侵军总司令巴拉蒂耶里亲率2万人前往阿杜瓦地区与埃军决战,而动员10万人的孟尼利克也带领着这些不同阶级、种族和宗教组成的军队前往前线,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妻子皇后泰图亲自率领的5000名部族战士。虽然局势与祖鲁战争时极为相似,但孟尼利克带领的并不是祖鲁那样的冷兵器大军。正相反,埃塞俄比亚军队大量配备了法式和意式军火,根据一些说法当时全国保有10万支枪械,其中一半是速射武器,而炮兵则配备了霍奇基斯火炮

拉斯·门格萨·约汉内斯指挥安巴阿拉基战役

                埃塞俄比亚从未在团结状态下输给敌人!

                                        ————————————孟尼利克和他的战争顾问的交谈

        两军在阿杜瓦对峙了3个月,巴拉蒂耶里认为自己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士兵足以弥补人数劣势,罗马也发出要求立刻进攻的电报,于2月29日晚上和3月1日凌晨意军兵分三路出击,战斗在3月1日中午惨烈的战斗才结束。意大利军队17700人的约7000人阵亡,2500人受伤,3500人被俘遭遇惨败;而12万参战埃军死亡在4000人到5000人之间,受伤6000到10,000人。

阿杜瓦战役绘画,可以看到皇后亲自上阵指挥
阿杜瓦战役绘画的另一面,图上的埃塞军几乎全员配备了现代化装备


        虽然赢得大获全胜,但皇帝没有乘胜追击收回厄立特里亚,他担心其他列强会介入到埃意战争中从而功亏一篑,同时整个国家刚刚从1888–1892大饥荒(该饥荒造成牲畜产业完全崩溃,全国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饥荒)中恢复,因此他决定与意大利和谈。另一方面意大利国内因惨败的消息则群情激奋,各大城市爆发游行示威,强烈谴责克里斯皮首相和巴拉蒂耶里将军要求意大利完全从厄立特里亚撤军。最后克里斯皮首相政府倒台,而后者则被送上军事法庭,虽然最后判处无罪但被迫辞职退休。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签定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该条约规定,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的完全独立,废除《武恰莱条约》,埃塞俄比亚则同意意大利对厄立特里亚的殖民统治,释放阿杜瓦战役中所有意大利战俘。

阿杜瓦战役获胜的埃塞抵抗军

        孟尼利克皇帝的成就不光光仅限于反殖民斗争,作为一个对现代化极为着迷的人,他积极的带领国家步入现代化行列。首先便是在外交上步入独立,俄国最早为了干涉英国在非洲的扩张,曾积极接触特沃德罗斯二世。而在1893年俄国正式派出外交军事使团进行访问,直至1913年,成千上万的顾问与志愿者前往访问,其中包括著名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而在阿杜瓦战役后的三个月,俄国红十字会集资建设了埃塞俄比亚第一家医院。其他列强也在战争胜利后争相接触该国建立外交关系,许多西方人也前往寻求贸易,农业,狩猎和采矿勘探特许权。皇帝在此期间建立了第一家现代银行:阿比西尼亚银行,引入现代邮政系统,授予法国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修建特许权,为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通入电力、电话、电报、汽车和现代管线。但在铸造新币取代MTT(玛丽亚·特蕾莎塔勒,18世纪德意志地区流通的一种银币,在阿拉伯半岛、印度和埃塞俄比亚流通广泛)的问题上却遭遇失败。

1899年的皇帝


        皇帝的另一大举措便是强硬打击奴隶贸易,虽然之前的特沃德罗斯二世和约翰尼斯四世都声明奴隶贸易非法,但国内部族仍对此置若罔闻,四面八方的商人与蓄奴者仍旧猖獗不断。而孟尼利克则直接派人捣毁那些臭名昭著的奴隶集镇,强硬镇压奴隶贸易。而他个人也学识渊博,除了会埃塞俄比亚本土四语外,他还会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并接受系统性金融教育,参与了诸如美国的铁路和证券、法国比利时的矿业投资。

身着华服的孟尼利克二世,可以看出明显的基督教风格

        岁月不饶人,1909年10月27日,孟尼利克皇帝倒下了。当天他遭遇了严重的中风,被形容为“他的思想与精神都已逝去”。因为失去执政能力,皇后泰图暂为摄政,直到拉斯·门格萨·约汉内斯被任命为摄政王。但一年后门格萨去世,皇帝政府改革确立的诸位部长组成摄政委员会,将皇后排除在外。1913年12月12日凌晨,生不如死4年的皇帝终于长眠,在他死后摄政委员会继续执政。而原定后继者长孙伊·亚苏(Lij Iyasu)作为领导人从未进行加冕礼,并且行事昏庸,最终1916年被姑姑佐迪图(Zewditu)政变囚禁。1930年佐迪图因长期的糖尿病去世,孟尼利克二世的侄孙塔法里·马康南继位,成为海尔·塞拉西一世,而5年后,意大利人带着更为先进的武器重回了埃塞俄比亚。


孟尼利克二世和他的埃塞俄比亚帝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