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悬疑作家陈忱论:越在井底的人,越难爬出井口

2023-04-09 11:21 作者:陈忱90后作家  | 我要投稿

深井迷局

“深井迷局”在心理学上指一个人去挖井,努力的挖,挖到了井水,但问题在于,一旦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比如政策公司变化等,越是在井底的人,越难爬的出来。

很多专业度非常高的人,常年只关注一个领域,他所有的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是针对这个领域的。

就像一个挖井的人,他挖得最深、挖到的井水最多,但是一旦整个行业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变动,外面的环境变了,越是井下的人,就越难爬出井口。

所以说,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越突出的人,越容易遭遇“深井迷局”。

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不只是能在擅长的领域做出深度,更要拓展知识的宽度、打开能力的边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做不可替代的复合型人才。

新媒体领域从业者相对来说是很年轻化的,以90后为主,一个有十几年写作经验的人,未必有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有优势。

这时候就要考虑,这个人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能力,能不能转变成带领团队写更多好文章的能力;比年轻人多出来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能不能给现在的工作加分。

如果不能,那么“有经验”这一点,就不能成为他在求职上的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因为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反而有着更强的可塑性。

仅凭一门技能通吃的时代早已过去,唯有结合深度与广度才能构建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樊登在推荐《能力陷阱》一书时说:“如果陷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中,会侵占更为重要的策略性思考时间,最终我们的能力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陷阱。”

很多人以为,只有做到了管理者的位置,才需要做策略性的思考。

事实上,一个人在任何阶段都有需要沉淀的东西。

而陷入深井迷局的人,同样会遭遇关系陷阱。

我们常常陷入人际关系的陷阱里,比如对建立人际网络有着排斥心理,认为为了实现自我利益,主动地、带有目的性地建立社交网络是虚伪、功利的;或者对主动、带有目的地建立人际网络感到厌恶,只接受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关系。

这些社交陷阱会让我们的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走到一定的阶段时,人际关系还会成为你发展的短板。

任何职业都有“天花板”,当你发现自己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日常琐事上,那么你正在陷入这种能力陷阱。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转变到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提升影响力等能够给你持续带来价值的工作上。

突破成长的瓶颈,才能实现个人能力的迁跃。

悬疑作家陈忱论:越在井底的人,越难爬出井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