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问题拆分后还是解决不了那就试试系统论的角度
本文内容来自《精进思维认识》是我调整自己思维认知的过程,所以不说废话不讲故事,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费曼我的系统思维,当然希望同样可以帮到各位精进的朋友。

通常情况下大家理解这个世界是线性逻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工程学思维的方法,也就是拆分,那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天后再去完成,正如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但是单纯地使用工程思维你可能会发现有的时候解决不了问题,比如恶性循环,我们想要突破但是总会被拉回到原有的轨迹,这是因为他是处在一个更加庞大的系统中的,我们想要去靠思考、毅力、自律去对抗自己实行多年的系统,很显然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进行调整,多半是徒劳的,就算目标管理、精力管理学得如火纯青可能还是逃不出恶性循环,并且系统熵还会不断地增大。找到我们系统中的恶性循环肯定是第一要素,其实解决办法也不难,就是用因果分析法。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有段时间我的工作效率总是很低,所以我想了很多办法来去提升我的工作效率,比如花了很长时间去学习时间管理,甚至也已经写好了《精进精力管理》的内容框架,同时还学习了《麦肯锡方法》《麦肯锡意识》《麦肯锡工具》的系列内容。但是这些都只是我做一件事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我期望的连锁反应是这样的。
工作效率低———压力变大——动力变强——学习更多技能——工作效率提高——完美解决问题
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按照我预想的去解决,当我意识到工作效率低的时候,就会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当压力越大的时候我的个体熵也就更大,出现的问题比如有畏难情绪、把手段当成了目标、过程中停滞不前等等,这样反过来压力更大,如此又陷入了一个新的恶性循环,这个系统可以叫做压力逃避系统。

对于每个人的系统来说,它能够整体地影响一个人,那必然这个系统会存在一些特性,我们可以先来讨论一下这些特性,或许根据系统的特性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解决个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各点之间会相互联系
系统论告诉我们需要注意系统中各部分的关系,并且系统并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比如我们单链条来看,工作效率低会导致我们压力变得更大,压力大可能会导致我们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出错率变高,从而产生自我怀疑,最后的结果是工作效率更低。
2、系统中存在杠杆解
杠杆解就是系统中存在的关键变量,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个杠杆解或许就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中提到的,要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3、系统之间会存在动态发展的关系
静态的事物我们理解起来会更加简单,但是这个世界往往是呈现动态的关系。经常在网上会看到很多教授时间管理、领导力、执行力、沟通表达、人际关系等等的课程,似乎只要学会了这一项技能那就得到了武功秘籍,能够平步青云。或许你也尝试过,结果我们也都知道,学完了之后并没有我们想的效果,就是因为我们系统会动态发展,只关注到了单点问题,并不能够总体解决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系统中的恶性循环,并且也知道了系统的特性,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该如何把这些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答案是重新构建系统。我们的发力点是系统的三大组件,分别是要素+关系+作用。要素就是系统中包含的各个点,关系就是他们之间的影响是正增强还是负减弱,作用是分为快作用和慢作用。
具体的使用原则就是大的良性循环是由小的良性训练而来,有难度的良性循环是从简单的良性循环而来。
具体的操作分为三个步骤:
1、绘制自己的系统图。在自己的系统中会存在多少个节点各个节点的关系
2、识别系统中的关系。
3、找到系统图中的杠杆解。
那我健身给大家举个例子,健身我采取的是四分化训练。但肯定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中间存在的各个节点比如健身穿什么衣服、每次练哪个部位、该部位采取什么动作、动作的正确性如何、重量是多少等等。之间的关系部位影响整体发展、动作决定效果。中间的杠杆解就是我要学会如何正确发力,所以专门去考了健身教练证。
建立起这个良性循环,由于杠杆解我已经解决,接下来只要执行各个环节就好了。可能有时候会动力不足,我会先从一小步开始换好衣服,这对我来说是相对简单的事情,到了健身房还是不想练的话就从最小的重量最少的组数开始。可能你会问我这种划水练习有什么意义吗?当然是有的,一方面是对于自己的承诺。承诺与兑现,承诺产生发展认知,兑现产生自我信任,再进一步承诺,整个良性循环就这么建立起来了。另一方面不要忘记系统是会存在动态发展的关系,在训练的过程中再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本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这篇文章不知道你理解多少,不过没关系你可以点赞、收藏、评论,多看几遍一定会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并且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看完一遍你最起码应该记住的几个点分别是:
1、工程思维是拆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系统思维是整体论,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解决问题先检查系统,在解决单点问题,要达到的结果是把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可能现在没用,但是要知道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先记住当某天需要使用的时候,你就会发展自己的改变。
我是精进的轲杰,大学生就业导师、个人成长教练,帮助数万+朋友从志愿规划到职业规划,找到自己的人生赛道成就自我。
代表作品:
《精进志愿规划》《精进就业力》《精进思维认知》
我的故事:
连续创业者,每年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17年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
18年考健身教练证;
19年把面试做成一个项目;
20年把植物养到郁郁葱葱;
21年打造《精进的轲杰》个人IP;
22年系统精进学科内容与思维模型;
23年打造《精进的朋友》互助社群
~~~~~
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这里有我成功与失败后的反思与总结,思维认知的重构,做事成事的方法论。前行的路上需要同伴的力量,欢迎各位小伙伴加入《精进的朋友社群》互助社群。
社群权益:
1、20个学科知识,100+思维模型帮助你打造自己的底层知识体系
2、精进的朋友一对一专属成长问答
3、作品集深度好文推荐:《精进思维认知》《精进志愿规划》《精进就业力》《精进精力管理》《精进写作力》《精进学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