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士施奇: 惨遭敌人蹂躏, 被敌人活埋致死, 牺牲时年仅20岁


在江西省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内,有一座新四军女战士的塑像,塑像底座上写着“施奇同志,浩气长存”。施奇,原名施美云,1922年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的一户贫苦人家。从小被人送到大户人家做童养媳。性格倔强的施奇不甘心屈从于命运的桎梏,逃到了上海。当时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她也毅然地走上了斗争的队伍中。

1938年,施奇跟着队伍来到了皖南,并成功加入新四军。被编入军部教导总队学习。因表现优异,施奇被调到机要科工作,并得到了叶挺和项英等领导的赏识。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施奇放弃了撤离的机会,选择和部队血战到底。不幸的是,在突围过程中施奇和战友们失联,她流落到茂林附近,被一位好心的大娘收留。不久后,敌人开始搜山,尽管施奇伪装成坐月子的媳妇,可还是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破绽,随后这些人竟然蹂躏了施奇,导致施奇染上了重病。即便如此敌人还是不放过施奇,对她进行审讯,甚至动用刑罚,纵然身体被玷污,但施奇的心是纯净的,她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泄露任何组织机密。那些敌人给施奇一个悔过书,让她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在上面按上手印,只要如此操作就会马上送她去治疗。但施奇却坚定地拒绝了。

敌人恼羞成怒,就用担架将她抬到了上饶集中营。许多新四军同志听说施奇被送来了,就悄悄来到她的牢房,当看到眼前的一切时,同志们震惊了。只见在一间肮脏破旧的屋子里,躺着一个披头散发,眼神黯淡无光的女人,她身上盖着一个破旧的被子,床下是一个没有盖子的尿桶。同志们决定跟敌人抗议。迫于压力,敌人只能给施奇带来一点消炎药,可压根就没什么作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敌人同意其他女同志每天轮班为施奇送水送饭。饱受病痛折磨的施奇并没有放弃战斗,从此后她利用送饭的间隙,开始向战友们传递消息,有力地配合了集中营中的战斗。1941年底,集中营的战友们决定集体越狱,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带着施奇一起走。当战友们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施奇时,她担心拖累大家,决定放弃“生”的机会。战友们看着脸色苍白,眼神暗淡地施奇,落下了难过的泪水。

1942年6月,日军向上饶逼近,反动派接到命令要迁往福建,临行前他们决定将一些“重要犯人”处理掉,这其中就有已经不能独立行走的施奇。敌人怕走漏风声,迅速将施奇推到了早就挖好的土坑里,随后开始填土,正值青春年华的施奇就这样壮烈牺牲了。在战争岁月里,施奇用忠诚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她也被誉为我军机要战线上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