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泰&你】【民国向】多情转是薄情累

纯脑洞,渣文笔,勿上升
BGM:【多情种】或者【暗香】
“姐,这里有张照片”来自你的双胞胎弟弟。
“哎,是废的吧?帮我扔了吧”你正在收拾出国的东西,头也不抬。
“不是,你看”你弟弟心里莫名其妙地发虚。
你走过去一看,上边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穿着深色的大褂,有比相纸还白的肤色,仿佛朝着你的镜头微微颔首。
他不是别人,你太熟悉他了,大概他要是化成灰你都认得。
“扔了吧”你鼻子有点堵,狠下心撂下一句话。
“姐”你即将成婚的弟弟一脸懵懂:“我不懂,你和姐夫……九泰哥哥不是真心相爱吗?你俩不是自由相爱吗?为什么最后……”
你面如死灰,有一点清泪划过面庞,说的话连自己都似懂非懂:
“别说了,不一样的人,大概不会在一起,就是非要在一起,也不会幸福”
第一次见到张九泰的时候,你十六岁,正在客厅附近的琴房练钢琴,听到有人来了,一看周围没人监视,连忙隔着帘子打望。
那时他刚刚从师范毕业,到你家找你哥哥,求他介绍工作。
你经商的三哥哥素来有小孟尝的雅号,又是个爱才之人,刚刚二十的张九泰一手好字无可挑剔,一身墨绿色缎子衬得肤白净色,一双明眸干净清透,自然得他青眼。
哥哥,这位张先生,你许给他什么了?
这是你第一次向三哥问起他的朋友,他抬眼看了看和张九泰一样穿着墨绿缎褂子的你,头一回觉得小丫头长大了。
也无甚,不过是穆华女中的教职而已。你哥哥笑了。
哥哥,我也想去那里读书。
向来最讨厌看书写字的你仿佛开了窍。
你母亲惊呆了,穆华女中在城北,而你们方家住歌舞升平寸土寸金的城南,堂堂一个大小姐,家里怎么会请不起家教,非要到那个新开的女中和一群姑娘挤在一个破教室里上学。
后来的女中读书的日子,是你这辈子最难忘的时光之一。
张九泰如愿成了你的国文课历史课哲学课老师,你又奇迹般地在这些课上考了第一第二。
其实他不知道,你最喜欢的不是生僻的年份字词理论,而是每回他亲手留在你作业本上的那种心意。
两年的日子一晃而过,你也十八了。
因为祖父位高权重,父亲是随总理出过洋的参谋,母亲是前清状元的孙女,大哥和军阀是拜把子弟兄,清华学堂第一名毕业的二哥是校长梅贻琦钦点留校的年轻教师,素来疼你的三哥又在洋行担任要职,同胞的四弟又随赵元任先生留了洋,你又文秀端庄才情满腹,京中没有家里有适龄青年的权贵不想攀龙附凤。
早春的某天,你看着密密珠帘外站了一群人,摇了摇头。
你想起了张九泰,看了一眼夹在琴谱里偷拍的照片。
虽然他有时喜欢开开玩笑,有时有点愤世嫉俗的不正经,但是,也总比那些附庸风雅循规蹈矩的贵族子弟好上千百倍。
要是他站在外头就好了。
你想起了你暗中跟踪过他去他家,离你家不远,就是巷子寂寥冷落了些。
你换了一身墨绿软缎旗袍,不施粉黛去了他家。
你到了张九泰家门口,他正从外边跟人提亲失败了回来,一脸失落。
当他看到你在摆弄他家门口那几枝迎风招展的嫩鹅黄色迎春,心弦便不由自主地颤了颤。
他是欢喜你的。
至少那时,你和他都是这般想的。
齐大非偶,张九泰的父母慈眉善目地看着他,却是字字诛心。
他自然没有贵婿之名,连门当户对,也算不上。
你说无所谓,反正你爱他,他也爱你,就足矣。
张九泰虽然信你的话,但是当看着你的青梅竹马们,不是官宦世家就是书香门第。
他居然有点瑟瑟发抖。
婚后短暂的甜蜜后,张九泰提出想回去教书。
你和父母断然拒绝,一个陆军参谋的女婿,怎么能去寒窑里教书?难道,就为了那为数不多的工资?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跟你住一起,遭到了太多吃软饭攀高枝的指责和非议。
这时候你们好像才明白,原来,你们捧在手里的真心,是这世上最不值钱的东西。
一个是屋瓦上的清霜,一个是温室里的花朵,不能温暖彼此。
身为大家小姐的你自然不肯为尊严让步;而他,又有清贫文人坚守的傲骨。
最后,所有的所有,都在顷刻间化为灰烬。
你想起原来你初识张九泰当着你三哥调笑时,不知道怎么接他抛出来的天马行空的问题,说过的那一句:滚。
那时他继续开玩笑说:大小姐是没有打过雪仗么?你见过滚雪球么?
那双眼就像纳兰性德笔下的雪花,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将来他带你们孩子去打雪仗的模样。
现在他滚了,你们都恢复自由了,真好。
张九泰回了家,收拾好细软,里边忽然掉出来一张你原来赠给他的照片。
上边是十六岁时你,手捧一本饮水词,难得含羞带怯的模样。
他轻叹一声,然后将它放回了抽屉。
里边还有一卷迎水词,也是你送他的。原来他嫌书贵,你就豪气地帮他买下来。
纤纤素手一翻,落了一指的灰,刚好看清一句:多情转是薄情累,曲曲柔肠碎。
【灵感来源】男版冷清秋和女版金燕西
张老师我本来一点儿也不想虐您,但是,谁叫您长得像我初恋呢?
不光肤色一样,都是捧哏,我还差点跟二哥重名,你说气不气?
这世上,恋爱时最痛苦的不是俩人分手。
而是在分手后某个瞬间,你清晰地回忆起了,相爱到决绝时的某个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