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每日练 | 潮光互补真智慧,清洁能源多实惠
2023届黑龙江校哈尔滨三中高三二模考试
2022年5月30日,浙江温岭江厦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图2)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依托我国最大的温岭江厦潮汐发电站(图3),施工带位于水深仅为0.6—1米深的滩涂地带,施工人员在2000亩水面上安装18.5万块光伏发电组件,采用船只作业,建设初期每日施工窗口期仅为3个小时。该电站是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发电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利用再上新台阶。据此完成6—8题。

6、与图3中A地相比,江厦潮汐发电站选址在B地的主要原因是B地
A.海湾封闭,适宜存水
B.受冬季风影响小
C.海湾较窄,工程量小
D.浅海滩涂面积大
7、该光伏电站建设初期每日施工窗口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腐蚀性强
B.材料运输困难
C.台风灾害多发
D.夏季降水集中
8、下列时间中,浙江温岭江厦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发电量最大的是
A.3月 B.6月
C.8月 D.11月
解题思路
本题以江厦潮汐发电站为背景材料,以江厦潮汐发电站选址在B地的主要原因、该光伏电站建设初期每日施工窗口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浙江温岭江厦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发电量最大的月份为切入点,考查了常见地貌类型、区域地理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6、与图3中A地相比,江厦潮汐发电站选址在B地的主要原因是B地
A.海湾封闭,适宜存水
B.受冬季风影响小
C.海湾较窄,工程量小
D.浅海滩涂面积大
答案:C
解析:大坝的选址,其实类似水库的区位因素,除去资金、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一般看重以下几点:地形(以口袋形洼地或盆地为主,地形宽阔而库容量大。其中,大坝多建在峡谷或相应较窄处——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类似战线拉得过长,受力过大,容易溃坝而威胁水库及大坝安全)、地质(远离地壳运动活跃地带,地质结构稳定)、水文(水量充足,如果是水电站,则更要保证流量稳定,且结冰期短或无)及搬迁成本(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等。
由此可见,与图3中A地相比,江厦潮汐发电站选址在B地的主要原因是B地海湾较窄,工程量小——A地大图的比例尺小,所展示的内容较简略;而B地的小图,比例尺大,所展示的内容较详尽。故C项正确。两地的海湾均封闭,适宜存水,故A项错误。浅海滩涂面积大小,仅从所给的图文材料来看,难以体现。故D项错误。A地海湾开口相对朝东,与B地(向西)海湾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小。故B项错误。
7、该光伏电站建设初期每日施工窗口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腐蚀性强
B.材料运输困难
C.台风灾害多发
D.夏季降水集中
答案:B
解析:海水腐蚀性强,原则上是“永恒”的事,并不只是出现在该光伏电站建设初期,故A项错误。光伏电站建设在滩涂带上,在建设之初相关设施(如交通)还未完善,其运输量有限(材料运输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每日施工窗口期较短(想干活,却材料有限)。故B项正确。
注意,光伏施工带位于滩涂地上,而滩涂带每天经历两次潮涨潮落,受潮水涨落、风急浪高、淤泥沉降等多重条件制约,有效作业时间短,材料运输困难,施工难度极大。后来,根据滩涂属性,项目采取了分时段蓄水的办法,潮涨时关闭闸门蓄水,将施工窗口期从原先的3个小时延长至10个小时,满足了全天候施工条件。
我们并不知晓该电站施工之初的时间,而台风灾害多发(影响中国)的季节主要是夏秋季(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如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浙江、福建、海南等),二者或有可能重合,但却并不确定。故C项错误。同理,虽然电站的施工日期较长,但其最初施工时间并不一定处于夏季。故D项错误。
8、下列时间中,浙江温岭江厦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发电量最大的是
A.3月 B.6月
C.8月 D.11月
答案:C
解析:潮光互补,就是利用潮汐发电的水库库区资源,充分利用库区水面进行光伏发电,与潮汐发电形成互补型电站,打造潮汐与光伏协调运行发电的新模式(上面用光伏发电,下面用潮汐发电)。浙江温岭江厦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发电量最大的时间,不仅要考虑潮汐时间(夏秋季中国沿海的潮汐较大,如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还要考虑天气状况(光伏发电,首先要有光)。
公历6月,江浙一带属于梅雨季,降水较多,晴天日数少,光伏发电量有限。而8月份,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处于“伏旱”,晴天日数多(太阳高度角大)。故C项正确,B项错误。3月和11月,基本处于冬半年,太阳高度角小,不利于光伏发电,且3月处于春初,或多连绵细雨。故A、D二项错误。
课后拓展
2022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33239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41350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5553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6544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增长28.1%(少量发电装机容量未列出,如地热等)。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煤炭消费量增长4.3%,原油消费量下降3.1%,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2%,电力消费量增长3.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上升0.4个百分点。

注意,2022年中国总发电量水88487.1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包括燃煤发电量、燃油发电量、燃气发电量,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垃圾焚烧发电量,生物质发电量)58887.9亿千瓦时,水电13522.0亿千瓦时,核电4177.8亿千瓦时,风电7626.7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4272.7亿千瓦时。
以上内容选自国家统计局,略有改动。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於 古
审核 | 利之王

欲探更多宝藏
请移步地理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