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服装设计真题解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考研
服装艺术设计考题分析
专硕954专业设计基础考题: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大道至简”,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则强调“少即是多”,请根据报考专业结合自身理解完成至少两件以上的设计,并用文字加以描述,表现形式不限,使用材料不限。
学硕926专业设计基础考题:
以中国风格为题,结合本专业创作两幅作品。在两张A2画纸上创作一幅传统中国风格,一幅现代中国风格,横竖版自定,在考号一面创作。撰写文字说明。
1考题形式角度
从考题角度分析,主要有几处考点需要同学们看出:
1.中国古代哲学“大道至简”;
2.包豪斯“少即是多”;
3.传统中国风格&现代中国风格;
4.至少两件以上;
5.文字加以描述;
6.表现形式及材料不限。
从以上题眼不难看出本次考题主要考察同学们的设计思维及方式,对于服装专业的同学可以将题目理解为“极简主义”、“过度装饰的罪恶”等主题进行设计,当然,系列设计是最能体现设计功底的方式。
梦想清华考前的模拟题目多次变换角度及题目形式,意在训练大家读题审题的能力,以及设计的思维和方法的运用,较2020年研究生考试相对来说,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的题目,都给予同学们更多发挥空间,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跨专业学生或素描速写基本功较弱学生的门槛。
每处题眼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同学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及准确的切入点:
1.中国古代哲学“大道至简”、包豪斯“少即是多”——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崇尚自然质朴的审美趋向,不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抑或是德国设计教育的先锋包豪斯。同学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进行设计:
(1)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是说万物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最简单的,是指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讲明白、说清楚。因此,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也是中华文化之精髓。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如我们平时设计方法课程及色彩课程中讲授过针对不同风格主题如何进行紧密扣题的设计——“极简主义风格”、“城市呼吸”(以干练利索的套装风格切入)、“徽派建筑”(一黑一白一世界,从简而不凡的角度谱写中国古代哲学及文化智慧)……
(2)少即是多是一个设计概念,一开始大多是应用在建筑上的,与巴洛克风格形成对立。同时极简主义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力求把有限的空间利用但极致。此处强调,极简设计并不是没有设计,而是对于色、形、质更高的要求,做减法的难度远大于做加法。在具体的考试发挥中,可以在已有的设计作品中做减法,留下最精华的部分来支撑整个系列。
(3)题眼中提及中国古代哲学与包豪斯设计,背后的题眼已涉及中西方文化的比对及交融,文化没有优秀与否,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背后的语境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也在不断交融中发展,谈及交融类话题,平日同学们联系过的“融”、“合”、“道”等也可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角度切入,用成衣系列设计表现优秀文化的碰撞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而传统中国风格和现代中国风格作品与专硕题目又异曲同工之处,但相比之下表述更加的直接,是历年来清华服装考研题目的重点内容,也是平日里课程训练中多次强调练习的重点。从服装角度来谈,廓形,颜色,材质,图案,款式细节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切入点。传统中国风格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传统图案等角度作为灵感来源进行绘制,现代中国风格作品即将上述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表达,难度不大。与我们平时强调的“多学科联结,从史论资料中挖掘设计点”的训练思路相辅相成。
3.至少两件以上、文字加以描述、表现形式及材料不限——在平日的模拟考及作业训练中,设计方法的训练以及加量的试题量足够应付“至少两件以上作品”,大多数同学可以完成至少两套系列设计,平日练习基本上都要求同学们每套系列设计要求写设计说明并图文并茂,思维导图、面料小样、配色方案、衍生品设计、图案局部精细刻画等都可以放入画面,也曾多次讲授排版及画面安排的设计,此次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画幅增大也是对同学们专业素养上的又一拔高要求。
纸张的变化表明不存在某一种最优方案,考试给了更多的空间让所有人表现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但并不意味着脏乱差,建议选择简单明了的排版方式)。
有同学第二件作品用黑白或彩色的形式创作了系列衍生品,或者是绘画了一副相关的素描作品。衍生品设计如果能扣住题目,使得画面饱满、构图舒适也是可以的,那么具有一定的深入程度和效果,以上种种情形,都是符合题意的。
但若是素描或者速写,虽不构成跑题,但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为其表现形式较为单一,说明拿到考题时,同学们有些紧张,想不出太多的设计作品,只好延续2020年的考题形式,但归根结底,练习素描的目的也是在练习效果图的深入刻画和塑造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和设计能力。


2考察能力分析
1.基本的绘图能力(线、体积、关系、面料塑造)
对于服装设计考研来说,试题不会有与基础课程难度偏差太大的角度,但对于美术功底的理论及技法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你的设计思维及表现形式需要依赖于技法表现。最为基础的即点线面关系的塑造,能表现你对于体块的认识;线的节奏不仅关系整幅作品的风格调性,同时体现着基本功功底。基本功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希望同学们重视基本功的作用,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手上功夫,在研究生期间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2.服装专业绘图基础(服装廓形、服装色彩、服装面料)
相较于跨专业同学来说,对于服装形、色、材质的认识可能相对薄弱,但这也是服装专业必备技能,属于专业基础。在班中也多次讲授服装形、色、材质各方面、多领域的知识及塑造技法——廓形的节奏感、设计感、色彩的系列感等,面料的刻画则是基于一定的专业知识,一副画面只能从视觉带给考官你专业素养的相关信息,因此面料的塑造与刻画显得尤为重要。
3.高阶服装效果图所需具备的能力(系列感、调性、风格)
纵观近两年清华美院试题,可看出“应试时代已结束”,真正的考察形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即“设计思维和能力”,在具备专业技法的基础之上,设计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灵活的设计能力,举一反三的运用能力,以及巧妙的创新立意。希望报考服装设计的同学们能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吸收国内外优秀设计的长处,多思考其设计的意义和运用的元素等,经过一定的转化和吸收,变为自己的“资料库”。
4.主题性设计
(1)具象主题,提取对象的元素:
2020年的试题便是具象主题“朱鹮”,以朱鹮为灵感来源,设计系列作品,目的在于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此类题型相较抽象主题范围更小,从形、色、材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转换,并衍生为系列作品即可。
(2)抽象主题,与现象结合,提取第二关系对象的元素:
今年的考题可以说是给了一个范围较大的空间,只要言之有理并扣题即是佳作。同学们需要将抽象的“大道至简”和“少即是多”转化为具象的服装语言——设计元素、色彩搭配、面辅料运用,同时需要思考主题与其他要求之间的平衡,例如几套设计、设计说明、作品内容、画面排布等。同样是“换汤不换药”的题目形式,重点在于考察同学们的设计思维能力,题量的增大也给了很多同学可以拔得高分的发挥空间。
3服装设计的发挥空间
1.多了解作品集的创作思路。同学们可根据课上讲过的设计思路进行一些作品集的赏析及学习,挖掘作者背后的设计想法和方法,也为之后的复试做好铺垫。
2.艺术流派与思想在服装上的体现,多参考跨界运用,眼界的开阔(课上曾对于极简主义有详细的讲解),日常在资料收集时,可以多次思考如何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及元素,同时,多渠道的资料收集也是很有必要的。
3.辩证的设计思路,模拟考中有针对“装饰”的出题,之后还有庞薰琴老先生对于“装饰”的解析,同学们需要思考装饰和功能,试题的形式和多角度就是在考察同学们对于知识模块化的认识是否清晰、是否深入。一直以来手绘的试题与史论都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知识体系相似,知识表现形式不同,因此需要同学们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构建清晰的知识网图和脉络,能将两个门类的知识相互连结、运用,以展现更高的专业素养。
4总结
清华美院的试题越来越开放、多元,对于同学们的基本功底和设计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同学们具备更加充实清晰的知识体系去应对多变的考试形式。我们强调的是学习方法和训练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抄袭和套题。
我们的平日训练如何?有图有真相。



每位同学都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考研的过程是煎熬的、历练的,而大家都坚持并且成功走完了第一步,每位同学都是最棒的。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希望同学们可以着手开始准备作品集及更深入的专业学习,例如服装立体剪裁、平面制版,手绘也需要强度更大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各位考生平复心情,摆好心态,客观分析自身考卷的问题,同时保持自信,在分数发布之前,你的分数均为未知数,每一位考生都有通过的概率,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是下一位清华人!
最后希望传递给今年所有参加考研的考生——大家辛苦了,你们的努力我们看在眼里,分数只是一个结果,它永远不及这个过程中你们的收获。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被录取,我们明年清华见。
中国艺术设计考研网
梦想清华清美考研教学与研究中心
服装艺术设计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