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丈夫因酗酒导致肝癌去世,留给她的只有2个幼小的孩子
读书评阅读分享书籍:取其精华(1)《悲伤的力量》(英)茱莉娅.塞缪尔
凯特琳,年近50,相伴二十年的丈夫肝癌晚期离世
凯特琳的丈夫与她的母亲一样有饮酒的习惯,因为母亲的性格时而温柔时而暴躁,导致了凯特琳认为只有讨好他人才能被爱,到她17岁的时候父亲因为精神病而自杀,内心的伤痛一直持续到她五十岁,她一度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
凯特琳丈夫的酗酒是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但丈夫的疾病确诊后,照顾丈夫就医,照顾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6岁),以及维持家庭开销的工作,让她感觉焦虑、恐惧和不知所措。丈夫大卫之前的不良习性,如今突然病倒,让她内心充满了矛盾。
她刚开始的恐惧有很大部分是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隐瞒丈夫的病情,因为她自己从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经历过痛苦,她希望自己孩子们永远感受到父母的爱,包括在此之前,一直在孩子面前一善意的谎言掩盖丈夫酗酒的事。
当凯特琳选择将丈夫即将离世的事实告诉孩子,孩子们和她一起陪伴丈夫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她看到了往日对丈夫的怨恨,认识到了自己长期以来都是靠取悦别人和牺牲自己来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
在丈夫离世后前6周,她感觉到一种解脱,她不需要再担心和害怕了,因为她害怕的事情已经来了,她和孩子都熬过来了,她看到了比想象中更坚强的自己。
凯特琳的麻木感慢慢消退,第6周她感觉到了巨大的丧失感,房子的每个角都让她感受到思念的痛苦。她回忆着丈夫在的时光,仿佛过去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不足以消磨他们的爱,她会看着丈夫的照片痛哭,将脸埋进他穿过的衣服,希望能感受到他。
她有时候会拒绝感受痛苦,试图沉溺于派对、与同事吵架、和不适合她的男性交往等,最终她发现这些行为只能伤害自己,并不能治疗她内心的伤痛。于是她开始看书、烹饪、冥想、运动,因为她意识到只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治疗自己的伤痛。
18个月过后,凯特琳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她不再经常失眠或半夜惊醒,她的爱变得更成熟,能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也能在生活中感觉到了幸福。
本文作者:尚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