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

2023-08-03 00:06 作者:我不摆烂烂就摆我  | 我要投稿

“一16岁高中生诱拐一6岁小女孩到公厕,猥亵后捅其二十几刀致死”

听到这样一句话,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是否与我一样,为这个年幼的、可怜的、尚未体验世间美好的小女孩惋惜,为这个残忍的凶手感到义愤填膺?


这样的一个案子,被下村敦实展现在他的作品《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的开头,突然而不突兀。以凶手的第一视角描述诱拐小女孩——爱美的过程,自然而然用了凶手的名字:大山正纪


最开始的主角,一位喜爱足球的高中生,跟我的感受一样。

虽然或许有些迎合朋友和喜欢的人的嫌疑,但他认为,这样的一个犯人不应受到少年法的保护,在报道中隐去他的名字,这是对他的包庇。


网络随了他的意思,很快有媒体挖出凶手的名字大山正纪。这对很多人似乎来说成为了一个宣泄口,骂声不绝。

但主角很快陷入了绝望。


因为,他的名字也是大山正纪,没错,他和凶手重名了。


不幸接踵而至:他没能被录取上想上的大学,喜欢的人疏离他,他和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尴尬。

现实给予他的脸一个响亮的巴掌。

偏激、被愤怒洗脑的网友们开盒,扒地址,扒家人信息。


故事没有到此结束,因为像他一样的正纪还有很多,都在后面的故事里,详细请看书。


令我联想到当今网络。


“凶手太残忍了,凭什么不放出他的名字,把他的名字扒出来!”

于是重名的人遭殃。


“某某某原来有这个爱好!怪不得犯罪!”

于是拥有这个爱好的人遭殃。


……


义愤填膺会变为愤怒偏激,再变为社会歧视。


诚然,那些被痛骂的人或许值得痛骂(这也要被冤枉的情况)


但你的愤怒,真的不会伤害到别人吗?


换句话说,你的愤怒,是为被伤害的人鸣冤,还是为了满足你内心虚假的虚荣正义感?


事件反转再反转,正义者删除又删除。无论是会为别人带来伤害的正义,抑或是需要不断改变风向的正义,是多么讽刺?句句锐利如刀的话,伤害的恐怕不会是一个人。哪怕仅仅伤害了一个人,你确定ta应该承受这个伤害吗?你眼中的卑劣,是否是别人的高尚?


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


请各位警惕。


共勉!











关于《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