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枢府青花釉里红

2020-04-18 09:56 作者:落棠庵主-蘅芜  | 我要投稿

五、元朝。

在元代时期,前朝流传下来的有些窑口也发展的很好。但是提及元明清三朝的瓷器,不得不提的就是——景德镇。

景德镇之名,源于宋真宗。他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地方,为了“遣官制瓷贡京师,应官府之需”。也是从北宋真宗年间开始,宋代瓷器实行官监民烧。而作为贡品的青白瓷,具有着体薄而润、色白花青的特点。

青白瓷,即是我们熟悉的影青瓷,它的出现应该是仿和田青白玉的颜色而烧制的。元代出土的青白瓷碗,碗底有的带有“玉出昆冈”“玉出昆山”等字样,其寓意应该显而易见。当然,制作影青瓷,对釉料里铁元素的含量有要求,侧面也反应出来同时期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制作水准很高。无论从造型、胎体密度,还是洁白度、透光度等方面,青白瓷确实在宋瓷里首屈一指。

景德镇的青白瓷符合元人的审美,故而元代统治者在1278年把官方贡瓷机构以“浮梁磁局”之名设在了景德镇。自此,景德镇一跃成为了制瓷中心。

元代“鬼谷下山”青花大罐

元代在青白瓷的基础上,烧制出了卵白釉。而后来在一些卵白釉瓷上发现了“枢府”的字样,故也称为“枢府瓷”。青白瓷与枢府瓷的发展与出现,都为后面青花、釉里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元代所存在的短短九十余年的时间里,茶和瓷都迎来了新的发展与改变。

从历史来看,青白瓷属于战争环境下,南青北白融合的产物。卵白釉也是宋元青白瓷向明代白瓷过渡的产物,当然不得不说,它也为永乐甜白釉和明清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元代时期,宋人斗茶推崇的建盏还存在着。只不过随着点茶法的没落,建盏也日薄西山了。同时也从最初青白瓷器风行,转而后面卵白釉瓷、青花、釉里红等等次第开花。

青花瓷其实出现的比较早,唐代时已然有了萌芽。后来直至元代,元青花诞生。但是其风格符合的是元代统治者的审美,汉族文人一直排斥着。所以,元代的文人笔记里,多看不到青花瓷的使用。至于釉里红,是源于宋钧窑的启发并借鉴了钴料烧制青花的实践而产生的。

另外呢,在明清时期以至现代一直使用的二元配方,有证据可以说明要早于元代出现。一方面瓷石日渐短缺,急需高岭土的加入,提升胎体的耐火度;另一方面,高岭土不能单独使用,只能搭配使用,那么就必然要形成二元配方。所以,二元配方的出现可以说是此时的必然。而二元配方的使用也使得瓷器的耐火度、透明度、洁白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枢府青花釉里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