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3)希望
(三)希望
‘青贮’计划很快便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陆明带了几个学生在双岭村驻扎下来,在村里草场旁边搭了一个临时的棚子作为发酵室。陆明让一部分学生给村民们讲授‘青贮’技术的基础知识,他带着另几个学生一门心思地扎在棚子里,培养菌种。
菌种生长需要湿热的环境,哪怕天已经冷下来了,棚里面却是又闷热潮湿,味道也不好闻,以至于一个女孩子在棚里待太久直接晕倒了。
陆明有洁癖,自然难受的紧,但还是始终坚持在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与实验室里有直接处理好的原料不同,在这里草料还要自己粉碎,粉碎时草屑在棚子里肆意飞舞。陆明让学生离远点,自己却还要近距离观察喷洒菌剂的角度,草屑不可避免地飞到他的眼睛里,很快双眼就肿的几乎睁不开。
但陆明心里憋着一股劲,就是想做成给李南看看。
可干嘛非要给李南看呢?炫耀自己厉害?告诉他当时应该坚持把研究生读完,有了能力就不会那么难了?
陆明想,这种话自己听了都觉得欠揍。
这天,陆明把陈俊峰叫到菌棚里,让他通知乡亲们可以到棚里来学习实际操作了。前两天还斗志昂扬陈俊峰整个人有点蔫蔫地,看着陆明欲言又止。
陆明瞟了他一眼,说:“怎么了?是有什么问题吗?”
陈俊峰嘴巴一撇,抱怨道:“陆老师,你都不知道,我们讲课的时候看着是有很多人来,其实没几个人听,有几个人不但睡觉,打呼噜比我们讲课的声音都响。”
陆明其实听说这事了,村委动员村民们来学‘青贮’技术,其实真正想来的人不多,还是村长强制要求每户必须出一个人来学习,这才不情不愿地来了。前几天有几个村里的闲人到菌棚看了看,回去到处跟人说菌棚里臭的跟粪坑似的,说什么还不如之前那个种猕猴桃的。
陈俊峰听说后气的跳脚:“咱们都不嫌臭,他们倒嫌弃起来了。”
这样一来,真正愿意学习‘青贮’技术的人更少了。
但陆明还是坚持让陈俊峰先把大家都带过来,他先是跟村民们说明了‘青贮’的好处,把‘青贮’技术用更直白的话给解释了一遍,又亲自一步一步示范了步骤,倒是真有几个人被陆明的亲力亲为给打动了,每天按时到菌棚来认真学习。
这几个村民里有一个叫李霞的女孩子,最是用功,陆明说的话都仔仔细细记在一个小本上。
陆明跟她说不用死记硬背,多做几次就熟悉了。她腼腆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清楚就不总是麻烦陆老师了。”
跟她一起来的女孩子笑道:“俺们霞姐之前在县里的成绩数一数二的,要不是嫁人早,也得跟陆老师一样是个大学生呢!”
李霞不好意思地推了推那个女孩子,又去观察草料的发酵情况去了。
陆明眸色暗了暗,他对李霞的情况有所耳闻,18岁就被父亲拿了三万的彩礼嫁到双岭村崔家里,今年才24岁,却已经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了,丈夫崔浩又因为打工摔了腿,现在瘫痪在家。
陆明知道李霞是真心想学习这个技术,李霞有什么问题他都仔仔细细地回答,有时候探讨一个问题要到很晚。
李霞曾问过陆明。
“陆老师,学了这个技术,我往后日子会越过越好吧!”
陆明看着她眼里的光,有些哽咽。
他拍了拍李霞的肩膀,说:
“会好的,一定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