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如果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算作旅行,怕是我已经去过很多地方了,但是别人来看 这也实在难称作“旅行”,但是无妨,只怪我实在眼界低,只把这个叫作旅行罢了。
从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倘若垮了省份,初见时那种生分确实是让人紧张,但是待个一两天,那种迷离的熟悉感又让人实在无聊,楼楼楼,也都是楼,看几眼也没啥变化,这只怕是现代都市才有的低调,有什么都遮起来。
我这么说了,但还是觉得去的地方都欢欣,因为少了解,没什么思虑,只顾玩罢,但是总之身边有一些修养极高的哲人,问他,换来一句“城市本就黑白分明,你不懂得罢了。”我很惊惶,唯恐落了下风,但毕竟说法头头是道,我也知晓,又听来几句国外如何,我心生敬畏,估摸着国外应该是一望无际一马平川,旅行的人更为无忧无虑,无所畏惧,但是信息发达的时代了,我看了看手机,发觉不同,隔着屏幕无法体会国外空气的香甜,至于为什么香甜,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人少,为什么人少呢,去年人还多呢。
那你为什么不旅行去国外呢?
因为那儿的空气真的闻得到“香甜”。
啊哈,这是个笑话吧。
旅行到一个地方要吃饭,我们地方大,文化多,只管去吃不一样的,只不过有吃到了国外的饭,给了刀叉,吃了好久不会用,隔壁桌比起我来优雅的多,我折腾了好一会不适应,问服务员“小哥,有筷子吗?”说是没有,还以为在国外,但是仔细看了看,餐单上写的中文,最后要了一次性手套,做了次野蛮人,出了餐厅没吃饱,找了家中餐馆,又看见了刚才隔壁桌的人,不错,有了些亲切感。
总要有些景点的,文化也都在那儿,跟了几个人,本来是感受文化氛围,但是有位先生从头到尾的讲述让我把这块地方几千年的东西掏了个干净,实在受益匪浅,几千年的人和事也都评价了个遍,只可惜一路上有些朋友并不是很认同他的观点,也都被他说走了,先生言语过火了下哦而且,无伤大雅,我和另一位兄弟听到了最后,我受益匪浅,另一位我问他如何,他回过头来打手语,原来他听不懂,我也看不懂,那位先生还在说,我依旧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