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及应用》(第五章)决策及其过程

(五)决策及其过程
决策及其类型
(掌握科学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各种决策类型,明确决策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决策的定义:
科学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是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 前提:有明确的目的,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没有问题则无须决策
(2) 条件:有若干个可行的备选方案,“多方案抉择”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
(3) 重点:方案的分析比较,明确每一个方案的利弊
(4) 结果:选择一个满意方案,无法寻找所有可能方案
(5) 实质:主观判断过程,管理者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判断过程
决策的类型:
(1) 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2) 按照决策是否具有重复性:常规决策、非常规决策
(3) 按照决策的性质: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的地位:
重大决策衡量标准:可从问题的重要程度(投入)、影响(涉及的面)的大小、所生产的后果大小(损益)等确定。
(1) 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管理者的主要意图均通过决策来实现,它贯穿于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中
(2) 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组织的兴衰存亡,常常取决于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
(3) 决策能力是衡量管理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决策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体现了高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理性决策过程
(清楚理性决策的基本过程。)
察觉和分析问题:
认识和分问题是决策过程中最为重要和苦难的环节;

决策的前提是:存在着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找到真正问题及其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管理者有责任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必须由管理者亲自来解决。
明确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得环境和条件下,根据预测,所能希望得到得结果。同样得问题,由于目标不同,所可采用得决策方案也会大不相同。

制定可行性方案:
不采取任何行动也是备择方案之一
方案拟定原则:
(1) 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决策目标
(2) 根据已经具备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各种条件
(3) 充分发挥参与决策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分析比较方案:
建立一套有助于指导和检验判断准确性的决策准则;一般包括目标达成度、成本、可行程度等
选择满意方案:
抉择注意事项:
(1) 任何方案均有风险
(2) 不要一味追求最佳方案
(3) 在最终选择时应允许不做任何选择
实施决策方案:
分析基于的是理性的信息,直觉基于的是潜在的意识
(1) 决策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
(2) 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你,就必须要提高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量
(3) 分析+直觉=部分+整体
常见的决策方法
(了解各种决策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决策方法的分类:
决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决策过程的理性化和决策方法的科学化上,总体可分为三大类

主观决策的方法:
(1) 程序化决策方法:程序化决策方法可帮助管理者更快地处理日常事务,节省时间和精力以处理其他问题;多用于处理反复出现的日常问题
(2) 适应性决策方法:当管理问题复杂且模糊、多变时;包括渐进式决策方法(用于处理复杂环境中不确定性问题)与经验式决策方法(将一个复杂问题变为可管理问题)
(3) 创造性决策方法:主要用于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场合;如头脑风暴法和发散思维法等。
(4) 直觉决策等
定量决策的方法:
(1) 期望值法:多用于风险型决策;分别为保守型(极大极小损益原则)、进取型(极大极大损益原则)、稳妥型(最小后悔值原则)
(2) 线性规划、决策树阀、大数据分析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
(1) 系统动力学、层次分析法、指标评价法等
提高决策正确性的技巧
(掌握提高决策正确率的基本技巧。)
准确地收集和利用信息:
决策失误在很大过程上与没有遵循科学的决策有关
目标清楚是决策的前提;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决策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量的大小;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就必须尽力提高决策时所依据的信息量
正确运用直觉: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努力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直觉
在理性分析二点基础上再依据直觉做出的决策,从理论上而言,其正确的概率比单纯地依赖理性分析或直接依靠直觉做出的决策更高
决策的时机与决策者的确定:
在不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回答仍是一项低劣的决策,决策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反复的过程
决策方式的选择:个人决策、协商决策、集体决策
克服决策时的心理障碍:
优柔寡断、急于求成、求全求美
学会处理错误的决策:
承认、检查、调整、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