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学习笔记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一节蛋白质合成体系
一、mRNA与遗传密码
1.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 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
编码20种氨基酸所需的碱基最低数是3(43=64),密码子(codon)应是三联体(triplet),即mRNA的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
3. 遗传密码特点:①连续性,②简并性③通用性。
4核糖体的组成和结构
有70S和80S两种,均由大小不同的两个亚基组成。70S核糖体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其30S小亚基含有一个16SrRNA和21种不同的蛋白质(称S蛋白),50S大亚基含有一个23SrRNA、5S rRNA和34种蛋白质(L蛋白)。80S核糖体存在于真核细胞,其40S小亚基含有一个18SrRNA和34种S蛋白,60S大亚基含有28SrRNA、5S rRNA、5.8S rRNA各一分子和49种L蛋白。在通常情况下,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只有当小亚基与mRNA结合后,大亚基才与小亚基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
二、有关的酶和蛋白因子
除了以上提到的氨酰-tRNA合成酶和L蛋白、S蛋白外,重要的酶还有转肽酶、转位酶等;在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有许多蛋白因子参与。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s,IF),包括IF1、IF2、IF3;延伸因子(elongationfactors,EF),有EF-T,EF-G;释放因子(releasefactors,RF),包括RF1、RF2。
第二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要比DNA复制和转录复杂的多,有约300种生物大分子协同作用,全过程大致有5个阶段:氨基酸的活化、翻译起始、肽链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翻译后加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非常相似,但有差异。
一、氨基酸的激活
1. 每一种氨基酸由专一的氨酰-tRNA合成酶激活。
2. 原核生物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fMet),起始tRNA是 tRNAfMet。甲酰基转移酶催化fMet-tRNAfMet的形成。
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酸是甲硫氨酸,有两种tRNAMet,只有tRNAiMet才能与小亚基结合,起始肽链合成,普通tRNAMet携带Met只能被渗入正在延伸的肽链中。
二、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
此过程分为翻译起始、肽链延长、肽链的终止三个阶段。
1. 翻译起始
原核细胞肽链合成的起始需要7种成分:30S小亚基、mRNA、fMet-tRNAfMet、起始因子、GTP、50S大亚基、Mg2+。起始分成3步。
① 30S小亚基和起始因子结合,通过SD序列与mRNA结合。
② fMet-tRNAfMet进入小亚基P位,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起始密码配对。
③带有tRNA、mRNA和IF的小亚基复合物与50S大亚基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GTP水解,释放IF。
IF3的功能是协助30S小亚基选择mRNA起始位点;IF2具有GTP酶的活性,起始过程需要一分子GTP水解成GDP及磷酸以提供能量,它对30S起始复合物与50S亚基的结合是必需的;IF1则在70S起始复合物生成后促进IF2释放,从而完成起始过程。
2. 肽链的延长
当与起始密码子紧邻的密码子被其氨酰-tRNA上的反密码子识别并结合后,延长反应也就开始。一个氨基酸的掺入是由进位—成肽—转位3个重复的反应完成的。其中肽键的形成靠核糖体自身催化,其它两个反应需要延长因子(elongation factor,EF)的参与。
①第二个aa-tRNA在 EF-Tu及GTP作用下,生成复合物,并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 EF-Tu结合GDP离开核糖体。
②肽酰转移酶(转肽酶)催化P位fMet-tRNA携带的fMet转向A位与进入的aa-tRNA形成第一个肽键,催化的实质是使一个酯键转变成肽键。
③移位(translocation),移位因子EF-G催化,GTP和EF-Ts、EF-Tu参与,P位的tRNA脱落,核糖体沿mRNA移动,原A位带有肽链的tRNA转到P位,下一个密码子进入A位,以供继续翻译。
3. 翻译的终止
终止反应由释放因子RF识别进入核糖体A位的终止密码UAA、UAG、UGA开始,大亚基上肽酰转移酶变构,表现水解酶的活性,使P位上tRNA所携带的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酯键水解。RR因子使tRNA从P位脱落,70S核糖体随即也从mRNA上脱落,解离为30S和50S亚基,投入下一轮核糖体循环,合成另一新的蛋白质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