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中不起眼的细节及个人观影随笔(三)

参宿在10岁生日时终于不再孤单啦,今年7月15日有这么多人陪着她一起过生日~~~
我们继续今天的深海之旅,部分细节只靠单张图片或者文字描述很难表达出来,因此这篇文章中插入了一些GIF动图,加载时间会久一些,小伙伴们需要稍稍等待哦。

21.南河跳舞的动作非常像现实中在海面上向救援船呼救以及游泳的动作。
这里只放游泳动作对比,呼救动作的对比在第30条。



22.南河像表里不一的小人,表面对参宿客气,心里则盘算着等熬上岸后抛弃参宿。参宿为什么要把南河塑造成这样的形象呢?我认为这是参宿的自我保护心理,认知过程可能如下:无法接受南河因救我而死亡(强烈负罪感) → 南河救我肯定有其他目的(降低负罪感) → 南河对我好只是为了暂时稳住我,不招来丧气鬼(进一步降低负罪感) → 南河其实没那么好,等我失去价值后他肯定抛弃我(进一步降低负罪感)。

简单的说就是,参宿的愧疚感已经达到顶点,这种愧疚感太难受了,不得不将南河想象的阴暗以降低自己的愧疚感。当然,现实中的南河因为“只看不买”吼了参宿,导致参宿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差,这也是梦中将南河塑造成坏形象的原因之一。

23.深海电影院这一场景包含信息量非常大,挑几个比较关键的写。
深海电影院放映动画里的BOSS是以参宿为原型所创造的丑陋怪物,肥胖且臃肿,被称为“丧气鬼”,动画里的其他角色向她进攻。我们要知道,深海电影院放映的动画实际上也是参宿想象出来的,参宿把自己想的如此丑陋反映了其内心的自卑,认为自己是个讨人厌的孩子。

当周围观众认出BOSS是参宿时,参宿马上转变为讨好性的假笑,同时还透露着几分尴尬,非常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24.深海电影院放映动画里的BOSS被打败后哭着喊“妈妈,我要妈妈”,观众们对此嘲讽似的哈哈大笑,这表明参宿非常清楚自己不顾一切“找妈妈”的行为很讨人厌,但参宿仍然坚持用“找妈妈”为理由留在深海号,她不想再与南河分开,这一点和上篇专栏的第13条是相似的。


25.深海电影院放映动画的剧情也挺有意思。
南河带着船员们迎战BOSS,指挥船员为了星星进攻BOSS,BOSS被打败后哭着喊“妈妈”,船员们拿着BOSS爆出的星星喜笑颜开,但刚刚还在积极指挥进攻的南河却一脸愁容和担忧。

这段动画仍然是在反映参宿对南河的看法,最初参宿认为南河救自己有其他目的,但当遇到困难时南河却保护着她,这让参宿辨不清南河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投射到梦中就表现为南河前后行为不统一:前一秒还盘算着怎么把参宿扔出去,后一秒就奋不顾身的救参宿。

26.老金责怪参宿不应该看电影。
老金的原型是参宿父亲,在梦境前中期是一位不近人情的角色,参宿登上深海号时他第一个驱赶,参宿要留在深海号时他第一个反对,参宿来看电影时他让参宿洗碗,这表明现实中参宿对其父亲的印象并不算好,她的父亲很可能从未站在参宿的角度思考问题。


27.这一幕是参宿的视角。
第26条中的场景就是以参宿第一视角来呈现的,间隔几秒后再次播放参宿第一视角,这是在提醒观众带入参宿来观影,同时也暗示这是参宿的梦境。


28.南河把参宿名字读错了,表明现实中参宿经常会被人叫错名字。

这里参宿的小动作也非常细腻,南河介绍她时参宿在抠自己手,这是内倾型性格的儿童在紧张时常做的动作。

南河叫错参宿名字时,参宿用双手举起胸前的姓名牌。
内倾型儿童做动作时常不自觉的将双手放在胸前,这是一种防御姿态,源自于内心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正常反应是挺挺胸或用单手指姓名牌,大家可以模拟一下试试)。


29.南河宣布参宿成为“一家人”。
参宿渴望被家庭接纳,但现实中却是冷漠的父亲、客气的继母,没有人把她当作一家人,参宿只能在梦境中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参宿被宣布成为一家人后,在一群海獭的包围中开心大笑,这是参宿在梦境中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笑。


30.深海电影院的动画放映接近结束时,南河在屏幕前跳舞,片中的BOSS(参宿)在动画中跳舞,同第21条相似,两人的动作都非常像现实中海面上遇到搜救船时的呼救动作。


梦境中此处的能听到类似于呛水咳嗽的声音,而现实中南河向搜救船湖呼救时,参宿由于体力不支呛水咳嗽。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