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奏
夜色稍临,众生便从暴戾的烈日手中解脱,像过去百万年一样,按部就班地在“今天”的末尾圈上句号。 “流云相依,远空深蓝。”
黛色天空,片片黑斑。宝玉被刻上稍许令人沮丧的瑕疵。事实上它们相安无事。这样的天空,不知是否理解人间疾苦,若能分去一些忧愁该多好。可天若有情天亦老,便只好就此作罢。 水泥路,没有铺上沥青,在昏暗的视野中融入夜色。行走的身影,连同躯壳本身,也渐为一体。 带有光伏板的路灯三三两两,没有连接电线,偶尔会被人拆走,送去更被需要的地方,让留在底座上的螺钉形影相吊。偶尔闪眼的光亮,是探察道路的手电筒,可能是对蛇退避三舍。 乡村道路。迎面走来时,也不时投以互相打量、试图识别对方的目光。这大约也是农村的特色。只是反馈回去后,呈现出来的可能多为困惑。 茶余饭后,津津有味谈论八卦,不知谁家何辈,不知姓甚名谁。生日大寿,升学求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退休安养,夫妻不和,出轨外遇,离婚分家,天灾人祸,财产归遗。不同人演绎出各自的一生,殊途同归。 汩汩流水,奔行于两侧新插下的禾田之间。昼间禾苗上晒下灌,夜晚蒸腾出的气息,混杂“土壤的气息”,弥散于初暮夜色之中,使空气闷热不堪,加重过往路人的呼吸,大约是许多文字描述的“暑气未消”。 电塔好似手拉手,别无他求。小汽车的远光灯,大卡车的示廓灯,穿行在国道边早已融于黑夜的树木之间,不时照亮蓝底的路牌。货车或满载,或空车,疾行在更远方的高速路上,“发动机传来的轰鸣声迫近又远离”,余剩无尽夜色中路灯和电塔相互守望。 田间,树林,原野。知了,亦或是蛐蛐,蛙鸣。人们或沉醉其中,或烦闷不堪,沧海一粟。欢歌也好,哀思也罢,约莫不过是人们心怀慈悲,煞有介事为万物降下的恩典。 夜深。归路。因为路过别家的葡萄园,不时传来连声犬吠。多看了一眼那橘黄色路灯,面向同样深沉的南方,水波起兴。
没有“谢场幕布般的长发”,只有曾经火热、现今淡漠、将来未知的少年之心,不知能否将其献祭,托付这片夜空回以问候。 无数次的欲言又止,多少洪流般的思绪,就在将要呼之欲出的千钧一发之际,这次也毫不意外地湮没在悠远的夜幕之中,随夜风而去。 庆幸,今夏也有所收获,无问丰瘠。 清醒何尝不是一种昏迷,蜷缩在真实怀抱中沉眠不起;昏迷何不是一种清醒,拥抱虚幻优雅起舞。舞毕,空空如也。 抬头,是星海。尽管并没有很夸张,也足以用余光,不经意于明星间捕捉到那些稍显黯淡的星。想必还有更多,好似路人,默然无声。 “抬头不见月,心中月正明。”
偶遇一架夜巡的飞机,脱颖于众星之间。思绪总不免要与先前邂逅过的产生联系,无因无故。
“可我总感觉哪里不对。” “那也就这样吧。”
广场舞的音乐,尚未打烊的店铺,绵延不远的路灯,为小镇带来一小撮繁华,依然难抵年轻人走出去的热情。人来车往,自黑夜中来,向茫茫夜色中去,大多不曾停留歇息。 何必强求。男人们赤膊露膀,女人们聚众纳凉,孩子们嬉闹追逐,老人们沉默少言。数十年未变。面露难色,担心玩得忘我的孩子们跑到马路上。 明日大约也会如此吧。生活的曲调,不曾中止。 不必强求。 《η》
2023.8.6. (2023.8.) 8.13 不知是何缘故而绽放的烟花,点亮了这平淡夏夜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