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U里蝙蝠侠为什么杀人但为什么小丑还活着
在DCEU里,蝙蝠侠会杀人是一个争议颇多的点,但事实是,在扎克·施耐德以前很多年,已经有多位导演或者漫画创作者故事中的蝙蝠侠有明确或者无意的杀人行为了。 由于电影宇宙启动和推进的十分仓促,导致本蝙的背景补充不足且破碎,这加剧了他被喷的程度,且蝙蝠侠杀人但小丑怎么还活着也成了一个用以抨击蝙蝠侠设定的点。 我个人结论:小丑活着是合理的。下面我就来详细分析我的这一论点。 一.背景
犯罪巷的故事发生于1981年,mos上映时间是2013年,bvs的故事发生在大都会事件后18个月。 如果按照一般漫画的8岁丧亲设定,那么大都会事件时布鲁斯·韦恩大概是42左右,已经打击犯罪20年(也可能是18-9年,约数20年),且此时他已经退隐,努力的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他关心朋友,爱员工(给伤残员工华莱士每个月巨额补贴),爱着身边的人。 二.蝙蝠侠的心态变化
他成为蝙蝠侠,本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免于重复他童年时候的悲惨遭遇,可是二十年来他又保护得了什么呢?罪犯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好人被哥谭的环境腐蚀,背叛,尔虞我诈,他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保护不了。 注意这位市民的台词(“new”,“is hunting”),能得出,蝙蝠侠是在近期经历了一些事情才变得这么残暴且偏执,如果蝙蝠侠像残酷骑士或者闪电老太爷那样出道就如此,他应该用一些别的词(例如“他脾气不好”,“他一直都不好惹”),而不是什么“他很生气”。 而且在院线版《自杀小队》中(发生在大都会事件之前),蝙蝠侠救了落水的哈利奎恩,并且也只是把这帮人抓进去关了起来,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 下面是阿福的台词,作为蝙蝠侠的老师兼父亲一样的角色,有时候甚至可以说他比蝙蝠侠本人更了解蝙蝠侠的内心。
“作风变了”,(神从天而降,无辜的人死去)“让好人变得残暴”。 这句话可以得出,在阿福的眼里,以前的蝙蝠侠并非如此,有没有不杀原则暂且不论(我倾向于是认为还是有的),但绝对没有bvs里那么偏执,残暴。 打击罪犯二十年,内心遭遇了无数创伤,在超人面前,在一片废墟的大都会里,你永远都只是那个犯罪巷里的小男孩,你什么都保护不了,什么都挽救不了,无力且无助。
你保护不了父母,保护不了迪克,保护不了自己的员工。我越看衣服上这句话,越觉得其含义和隐射颇多。 这就是阿福说的,因为“狂热,无力”,所以“变得残暴”。 三.小丑为什么没死 这个问题到这里其实就迎刃而解了,DCEU的老爷不是一直都打破不杀原则,也不是一直都是这个心态濒临崩溃,偏执和愤怒的状态。所以他在前面的故事中,即使抓到了小丑,也不会倾向于弄死他,抓进阿卡姆就完事了。 而在大都会事件后,蝙蝠侠开始打破自己一贯的行事风格和原则,但是超人的威胁太大了,大到无意间都能弄死无数的人。老爷集中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物力开始研究超人,研究可以杀死他和让他上钩中自己圈套的方法。 与之相比,小丑只是个凡人,当下的威胁远远不如超人这个敌我不明立场不明的神,那么在那段时间蝙蝠侠并不会把特别多的精力倾注在小丑身上。 而小丑也不是一个傻子,那段时间蝙蝠侠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即使不能完全发现,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只要他那段时间收敛一点,不要亲自搞事情或者让手下人搞事情,那么恐怕蝙蝠侠一时半会儿还真的不想拿他怎么样,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拿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