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521、要是被丢回到古代,你该怎么表白示爱?
要是被丢回到古代,该怎么表白示爱
不过话说回来,古人表白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古人的爱其实早就写进了诗里面

同事某天突然拿起了《诗经》,一个人在角落看得咯咯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呵呵呵呵呵……
他大力推荐
说古人表达爱意好直接,看得他好羞涩。。。

《诗经》中的美丽植物,古人随便扯下一支就开始作诗……
要和你生好多好多孩子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椒聊且!远条且!
——《国风·唐风·椒聊》
《甄嬛传》里,初承恩的甄嬛向皇帝提出一个梦想:她想要椒房。
椒房又名椒室,源自西汉时期未央宫皇后所住的宫殿。将花椒树的花朵晒干,研磨为粉,涂装四壁,温暖芬芳之外,取其“多子”的象征。然而皇帝陛下对此似乎不是很了解……

中国古代所谓的“椒”,几乎均指花椒。至于今天广泛用在各色菜系中的辣椒,其实是明朝末年才伴随大航海时代引入的舶来品,原产地是中美洲一带。相比之下,口感更为绵密温暖的花椒倒有着更为源远流长的历史。

《诗经》中除这一篇《椒聊》之外,另有《东门之枌》亦曾提到花椒:“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同样是欢喜赞美之语,以花椒的丰产多子为定情信息。后人更是在花椒身上呼应出五行之说,如《广群芳谱》即载“椒稟五行之精,叶青、皮红、花黄、膜白、子黑”,且不论其香气与善繁衍的特性,本身已足够吉利。

至于《椒聊》一篇,由于主人公的阙如,古今一直作不同解。有人认为是赞美女子健康多产,有人则认为是赞美男子。无论如何,花椒的形象都很正面就对了。
曲线救国的恋爱方针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国风·周南·汉广》

诗三百,思无邪。《诗经》年代的男欢女爱,总要比现代人更直接。然而也并非全部如此——至少《汉广》里的男子,就要委婉得多。没有可以直接递到女孩手里的礼物,也没有抓起一把花椒塞给对方的直抒胸臆,隔着漫漫江水,他想要表达爱意的第一步居然是抓起一把蒌蒿喂马……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背后倒也有些道理:有人说是喂饱了马儿,才能策马奔腾追求所爱;也有人说是终成眷属后,方能一起喂马劈柴。

蒌蒿于今人亦不陌生。苏轼所言“蒌蒿满地芦芽短”,是春日难能可贵的清新野菜。它与入药所用的艾蒿(艾草)近似,然而味更清美,且宜水生,也很适合作为人间清欢的代言。有这样的好东西吃,马匹定是很欢快的,然而喂马的人和爱人在一起了吗?好像未必。直至最后一句,男主角仍然在望河兴叹: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卷耳》细腻地描写出思念情人的忧郁苦闷心理,诗中女子怀念远方的爱人,在采卷耳时心里想的都是他,以致采了许久那个箩筐都没填满。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醒时梦中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荇菜,姑娘美丽的身影时时闪现在眼前,这更增添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现了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协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召南•摽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卫风•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古时由于战事频繁,相爱的夫妻往往被迫分离。也因为动荡而分外珍惜一段感情。
相比现在
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很幸福了
不是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