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读后感

不一样并不是没意义
——读《刹那》有感
今天的主角是郭沛文【中】的《刹那》。
这是一部小说,是否有其事件原型暂不得知,出场角色包含大量的刑侦人员,所述剧情也以案件进行推动,但这并不是一部刑侦小说,在本书中,周家二老的死亡、崔静莲的车祸、郭跃的沉尸、赵蓉的坠楼、黎万钟的横尸演唱会,公安人员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存在感十分微弱,最后,崔远被抓和自杀是他计划好的,周沅是自首的,黎冰心则是去美国享受这几十亿,警方的存在意义更加类似于RPG游戏中触发剧情的道具或者时间轴,为推进剧情所服务的。
《刹那》或许并不是一本多好和多精妙的书籍,并没有阐述让人发然深思的道理,也没有绘画出宏伟壮观的世界,同样没有揭露或赞扬人性的丑恶或美好,它所做到的,仅仅是让我真的可以带入其中的角色,如同赵蓉在周沅身上放蚂蚁,不论是上个世纪还是如今,我都找不到很好地可以阻止或惩罚的正当手段,崔远则在书中选择了我大概率也会做的决定,处理手段与我心中所想相吻合,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本能够有动力去读的书,仅此而已。
关于本书的主角,崔远,罗门在书的末尾曾说道,“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某些人,他可能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需要他这样的人吧”“但这是种幻觉,是种自我安慰,也是我最可怜他的地方”,这个说法或者想法与整本书对崔远的形象刻画可为如出一辙,他就好像是被世界抛弃了似的。而这两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世界不需要崔远,有道理吗,确实有道理,但我不认同,因为......
并非世界需要我,而是世界造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