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好的每一天,终之空完全克服指南(其二):母性、成熟与活在自我的少年们

在这不久之前,我曾经试图撰写一篇关于《终之空》、《素晴日》,《终之空RE》有何不同的文章。虽然目前那篇文章尚未发表,但是在进行文本分析和思考的时候,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在《终之空RE》中,卓司因为莉露露而觉醒成为救世主,而在《素晴日》中间宫卓司的执念对象却是在他看来已经死亡的母亲。 这样一个问题诞生了:为什么一个虚构的人物和已经死去多年的人物会对这两个卓司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其剧情安排的合理性的由来是什么?这个问题或许不能仅仅从游戏内得到答案。
事实上,我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我分析作品的时候便已经联想起日本御宅文艺批评相关的脉络发展,不过这一学术规范的由头却是二战后日本传统文艺批评。
二战后,美驻日将军麦克阿瑟的日本国家十二岁少年论,震惊了日本民众,从那时开始有关成熟的问题就成为了日本御宅作品中的一个核心焦点。近些年上映的《致不灭的你》、《多罗罗》等作品就是属于这类作品,这些教养小说式的文艺作品围绕主角在没有生理学意义上的父母如何成长而展开。

也正是这样不成熟和被压迫的政治环境,日本民族内部的男女、夫妻关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日本的第二代文艺批评家江藤淳以该着眼点撰写《成熟与丧失》一书。在书中,他指出随着日本逐步进入现代化历程,日本原有的母子亲缘关系被破坏,而近代父性却又因为美国的侵占而不能建立。因此,日本面临着一种“成熟被禁止 ”的状态。这一观点的分析视角在之后的众多acgn作品都有所体现 :无论是eva,还是世界系、泣系等作品 ,他们都往往会先强调少年的弱势,借以隐喻成熟问题。宇野常宽也曾经撰写《母性的敌托邦》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详细分析宫崎骏、富野悠由季笔下的少年少女们。这一点在《素晴日》中,也有所体现,因为在《素晴日》中引发大多数悲剧的原因,都可以追溯至间宫家父、母、子、女的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的问题。


随着批评家辈分的更迭和时代的演进,特别是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重创,日本男性角色不仅体现出不成熟的问题,更显露出从所未有的颓废状态。日本文艺批评家东浩纪在评论《air》的时候便引用佐佐木果在《美少女的现代史》中的结论认为美少女游戏中的男主角影射了日本在70年年代以来男性权威和男性气质的衰落。更科修一郎也在评价《雫》时用“凋落的大男子主义 ”描绘90年代末的日本男性社会。这一类以消失的男性特质或是突出男性的无力颓废感的代表作便是被称作世界系和泣系的作品。而这一特征也在《终之空》RE中有所体现:除了水上行人之外,游戏中的主要情节(例如卓司觉醒成为救世主,横山安子拯救琴美的行为)均由女角色推动,而非男角色。

所谓的世界系作品是这样被东浩纪描述的:
以主人公(我)与女主角(你)为中心的小小的关系性(“你与我”)的问题,不夹杂具体的中间项,而与“世界的危机”“此世的终结”之类的抽象的大问题直接连结的一类作品。
但是这样的描述仅仅只关注剧情表象结构,而忽略了世界系的由来和背后的社会问题。
世界系的诞生与日本的知名动画题材萝卜动画和日本有关成熟的问题是不可分割的。这一题材往往会出现少年少女们服从社会的号召与命令驾驶着机器人与敌人作战的情节,而在当代日本社会这一特殊语境下往往被日本文艺批评家认为隐喻探讨他们如何在社会中获得自我实现这一问题。在初代的高达系列中,阿姆罗驾驶着高达与敌方战斗。即使他不愿意这样做,但他被长官殴打和斥责之后,他也不得不服从于权威而被迫寻找自身战斗的理由。在这里,长官对阿姆罗的斥责和殴打便象征着社会对其所属成员的规训,也象征着父亲对儿子的指示和控制。阿姆罗驾驶着高达与地方作战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社会(父亲)的承认。在这一作品中,母性角色的缺席,父系角色的权威与有待成长的少年构成了基本成熟问题的出发点。

但随着日本进入80,90年代,70年代就已开始衰落的男性权威和逐渐阳痿的男性气质逐渐地开始影响日本御宅文艺作品的创作。宇野常宽笔下“臃肿的母性”成为了当时文艺作品的创作思潮:父亲式的存在逐渐退行,而无条件认可他者的母性逐渐膨胀。富野悠由季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不过最享负盛名的例子是漫画家高桥美留子的作品,例如《福星小子2:绮丽梦中人》、《乱码1/2》、《人鱼系列》、《犬夜叉》。在这些作品中,女性为男性角色提供了敌托邦样的乐园:她们身上散发的母性,让与之相处的男性获得自我实现的途径就是依赖她们,并让她们幸福这一件事。这一问题意识最终在高桥美留子的《犬夜叉》中全面体现,并最终以主角自身从臃肿的母性重力中解放为最后的核心主题。

正是如此,eva因结合了日本传统机器人题材(强迫孩童成熟的父亲)和当时以“臃肿的母性”为特征的创作思潮,从而成为引发世界系的出发点:描写男主角面对“世界的危机”,“此世的终结”这类抽象的大问题无能为力,只能目睹与世界存亡有关的美少女独自战斗,但却获得她如同母亲般无条件之认可的这一类作品。之后同一时代诞生的泣系美少女游戏更多是将男主的这种“阳痿”视为背景,而突出男主摆脱母性的依赖重新成熟的故事。虽然《终之空》并不真正存在所谓的世界危机等抽象的大问题,但无疑间宫卓司与莉露露之间的关系与世界系中男女主之间的关系一脉相承。

以此再来看《终之空》和《素晴日》中的情节差异。在《素晴日》中,家庭伦理关系始终是造成所有悲剧的首要原因。间宫卓司人格正是处在一个父亲的形象极度缺失(父亲常年生病不能照料生活),而母亲对他无条件包容并认可(母亲对他悉心培养)的家庭中。因此,母亲的教诲和教导一定优先于一位虚无的纸片人。他不需要其他类似母亲子宫的存在以重新获得自我认可或自我实现的动机,而是因为母亲的认可和承认而自动觉醒成为救世主。而在终之空系列中,扶她自没有着重于描绘间宫卓司其人的家庭背景,而是在剧情一开始便着重地刻画了间宫卓司的阳痿、害怕状态;因听闻世界即将灭亡的传言,而惊慌失态,哭爹喊娘似地回到自己的秘密基地向纸片人莉露露酱宣泄、求助,并在不久之后因为莉露露酱的凭空出现而重新安定。至此,间宫卓司真正找到了类似母亲子宫那般的存在,并在获得异性认可的同时正式逐渐成为救世主。

这两者之间构思的差异的背后是作者创作思路的差异。 作为作者扶她自的出道作,《终之空》的创作背景与日本社会动荡和环境不无联系。这一时期也诞生了诸如《幽灵公主》、《EVA》等名垂青史的御宅文艺作品。不过扶她自在这部作品中对日本的描写更加直白而露骨,间宫卓司或许就是类似《eva》中的碇真嗣、《机动战士高达》中阿姆罗那样的围绕成长,母性的和核心角色,只不过他是作为最反面的人物而存在的。
《素晴日》中的卓司略有不同。其创作虽总体上受到《终之空》的影响,但与《灯穗奇谭》和《h2o》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他们三者虽然同样以家庭内部伦理为事件始发点,但是他们三者中父母子女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素晴日》正是建立在主角与母亲依旧存活,而父亲已经缺席的背景之上,而不像另外两作那样以主角受伤或母亲缺失为背景。至此,《素晴日》成为扶她自讨论家庭伦理关系的终点。

但是,无论在哪一部作品中,间宫卓司永远不可能在跳离了母性依赖的状态下真正走向成熟,他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尽快终结他已经厌倦的永无止境的日常生活,唯有猩红色的终之空才是他的世界之尽头。
参考文献:
2. 动画学术趴 红茶泡海苔——御宅文化批评史
文案:liebestram
审核:liebestram
排版:一抹茶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