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12-第二章第一节之二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
黄易青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一版一印

同源词义素分析法
源义素:探讨同源词意义关系所要求取的词源意义的存在单元
类义素:求取源义素过程中一分为二时的剩余义素,它有助于说明源义素在词汇中的分布
1.义素分析法对义位的分析
e.g.稍=/禾类/+/叶末端渐小处/
艄=/船类/+/尾端渐小处/
霄=/云霞类/+/顶端视之渐觉小处/
鞘=/革类/+/顶端而细小处/
梢=/树木类/+/末端渐小处/
Y[X]=/N[X]/+/H/
Y[5]=/禾类、船类、云霞类、革类、树木类/+/尖端-渐小/
2.义素分析法的学术继承与创新
前人归纳时由于强调意义特征,从而忽略了对意义特征的意义单位的考虑,而且是在训诂的实践中进行,主要用以解释文献中的字词,理所当然地认为它相当于交流中的一个完整意义,从而又导致无法说明词的意义特征与词的概念在属于思想感知认识的词义运动与属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二者之间的区别。
义素分析法不但注意意义特征(源义素),也注意其对立面类义素的存在。
e.g.境=/土地/+/穷极、终极/
界=/土地/+/中介/
以上两字类义素相同,源义素不同,故不是同源词。
3.义素分析法的原则
两分;重视源义素。
(1)汉语词汇中,从名称的区别作用看,每个词都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事物的类与某种特征。
在词义变化发展的运动中,从词义引申到新词派生,都以词源意义为条贯,以物类为依载。
(2)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汉语派生过程的形声字结构,义符与音符的两合,也能说明同源词意义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3)《说文》的训释既注意词义结构的特点,又与对汉字形声结构的分析相一致,尤其着重对两部分内涵的分析。
偏正结构
正的部分表示物类,偏的部分表示某一特征。e.g.狡,少犬也。
物类表偏的部分。e.g.谆,告晓之孰也。
动宾结构
宾表物类,动表事物的某一特征。e.g.椄,续木也。
主谓结构
主表物类,谓表物类某一部分或特征。e.g.驯,马顺也。
谓—补结构
谓语说明动作类别,补语说明动作状态(有的例子如果把动作视为名词性主语,动作状态就是形容词性谓语)。e.g.跛,行不正也。
状—谓结构
状语表示有关事类,谓语表示事类的某一特征。e.g.箭,以竿击人也。
不是属于解释种属关系(种属关系训释如“木也”“水也”)的单字相训,往往都说明事类的某一特征,关于事类的说明则因种种原因而省略,但见于字形分析中。
①同义符字相训。e.g.祥,福也。或义符类别相近的字相训。e.g.暑,热也。
②字所表示的词在语言中往往超出字面意义的限制,其中或是引申所致,或是造字时取象即是寓托,即黄侃说“假实物以明空理”,
章太炎说“语言之初,……表德之名最夙矣。然文字可见者,上世先有表实之名以次桄充而表德表业之名因之。”
陈澧“字义不专书一物,而字形则画一物。”
e.g.周,密也。
③字所表示的词意义非常抽象概括,我们现在较难指出它表示事物的类别,即它的类义。e.g.小,物微也。
古代训诂对词义结构的两分,跟汉语词汇意义的结构、词义运动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
4.义素分析法的原理
分析、类聚、分布互补
类义素与源义素的两分,是汉语词源学独有的。
词汇意义所分辨的,在同源词关系中是互补的。
①同一个源义素理论上可以跟分析到“至於无别然后止”的分类的类义素结合,派生出同源词
②在最细的类别上如果存在两个同源字,那么它们如果不是异构字,就是时地原因造成的变易(e.g.父&爸,迎&逆)
5.类义素的本质
(1)类义素的本质是思维对客观世界事物分类认识的反映
(2)类义素既是物类认识在词义中的积淀因素,又不能简单视为与物类完全对应
e.g.宽:形容空间大;缓:表示物体自身弛。
在分的时候无忽视其相邻交通,在合的时候无忽视其互补。
6.源义素的作用
源义素不在交流中实现义值,而在词义运动中起主导作用。
词义运动:
人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反映于词义关系中。包括词义引申和词的派生,派生是从引申开始的。
e.g.间:《说文》“隙也。”
(在新版《辞源》中的17个义项如下图)

这17个义位都由源义素发展变化来的,跟类义素/门/毫无关系。
这17个义位涉及不同的事物类别。可据以观察类义素的作用。
词义运动中,决定运动发展方向的是源义素,决定产生词汇意义区别、词语独立的,则主要是类义素的作用。
7.义素记录手段的不足
由于“义素”是小于一个词的意义的,所以,用“抽出长圆体”“周绕”“周圆”这样的词和短语来表示,是一种受限于记录工具的不准确的做法。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可以和义素等值的表述工具。
e.g.“圆、围”与“圜、丸”都可以是“周圆运动”“周圆运动形成的周圆状”,它们与“州、牖、豚”不是同源词,词源意义的描述却大致一样。精确的词源意义的表述应当是唯一的,若非如此,就会造成不同源的词有同样的意义表示,从而反过来造成判断标准的不严,同源系联的不准确。
//来表示义位,是借鉴音素的记录方式,但因素的记录符号本身就小于一个音节,而义素的记录符号却仍用词、词族,这些单位的涵量本身就不是小于一个义位。如同旧时的反切,上切、下切字分别是一个音节,却用来表示小于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