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专题史】克罗地亚海军简史(三)-绝处逢生∶拯救杜布罗夫尼克
【*阅前声明】∶
-本系列专栏只为出於UP主个人兴趣及自己所知而撰写,绝非严谨的学术研究。因此文章内容只供参考,甚至我建议当故事来听就好,因为我坦言无法确保翻译及内容无误。(而且考虑到部份讯源可能偏向克族的叙事观),如需较详尽的理解,请自行寻求资讯或专业的翻译。
-UP主我本人呢,本主要是做另一风马牛不相及的主题投稿(韩语配音),近来才有兴趣涉猎巴尔干金曲,甚至研究克国的海军也是因为我喜欢人家的海军进行曲2333。因此奇怪的说句,如果读者你只喜欢军武/巴尔干相关,那愿意关注鄙人前请想清楚。我亦不在乎,我仅是对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乐在其中而已?
-部份中文名词为UP主自译;如感疑问欢迎提出。

前情提要∶
在1991年的11月14日至16日期间,在克罗地亚海军(下称∶HRM)在沿岸的充分准备,
而加上南斯拉夫海军(下称∶JRM)的轻敌与错判下,JRM的特遣舰队在攻击斯普利特时,
却遭受HRM的岸防炮打击,导致几艘军舰受损及沉没。这场克罗地亚赢得的海战,亦是前南内战中唯一被记录的海战,是谓「达尔马提亚海峡战役」。
战役过後,斯普利特的人们感到庆幸,不过他们的喜悦之情没持续多久,因为11月18日(海战的两天后),武科瓦尔沦陷。克罗地亚人悲伤的同时,也警醒了他们,南方的杜布罗夫尼克亦正和之前的武科瓦尔一样,正处於围城战之中。
「达尔马提亚海峡战役」后,HRM(或是说克军全体)的军事行动便集中在杜布罗夫尼克一带上,为解救杜布罗夫尼克而努力。

围城中的希望之光 -「ONB」在「杜布罗夫尼克围城战」∶
自1992年开始,HRM的战斗重心和目标都放在仍处於封锁状态的杜布罗夫尼克。
在长达约半年的围城战中,有一支励舞着城内人们和给予实际支持的志愿者船队—
「杜布罗夫尼克武装快艇分遣队」(克语∶Odred naoružanih brodova Dubrovnik,下称ONB)

早於1991年的九月初,杜布罗夫尼克市政府和志愿者便有了组建一支武装船(艇)队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杜市一带被人民军攻击的机会甚大)。在指挥官Aljoša Nikolić的带领下,组织起来的志愿者在九月時清除了一些杜布罗夫尼克海域的未爆水雷(它們是二战时的残留物),藉此从中取得一些爆炸物料,以备战时需要。
9月23日,志愿者们获得了他们第一艘武装快艇「Sveti Vlaho」号,ONB正式成立;创始人公认为杜城的城防秘书官Miljenko Bratoš,上校Aljoša Nikolić 及志愿者Rudi Butković(Bratoš之密友);由上校Aljoša Nikolić担任ONB指挥官。


自「杜布罗夫尼克围城战」开始以来,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了ONB,ONB最高峰时成员约有117人;10月中旬,ONB拥有7艘武装快艇,同时成立雷达侦测,技术后勤等部门。
10月28日,一支名为「Konvoj Libertas」(直译∶自由护航队)的克国船队,满载人道物资及政要人士(包括欧共体的使团),前往杜布罗夫尼克。其后虽遭JRM护卫舰「斯普利特」号的拦截和要求返航,不过最终双方经谈判和JRM检查后,护航队被允前往杜布罗夫尼克。10月31日,ONB前往迎接护航队,并护送其到杜城的港口中。11月15日,水雷及敌後破坏单位亦在ONB成立。

ONB在整场围城战中的使命和任务便是突破JRM的海上封锁,为围困的居民运送物资,运送平民及伤兵去其他安全的克国地区;及运送军火给予城中的守军,运送援兵到杜布罗夫尼克。
毫不夸张的说,ONB可谓是城中居民及守军的生命线。
这一切都不容易,因为他们必须冒着在被JRM舰艇发现的风险下执行任务,尤其在11月末人民军控制了杜市西北方的Slano及中部的Mokošice,这使得ONB还得面对来自陆地的打击。对此,ONB的战术普遍是以2~3艘快艇为一组,并在夜间进行巡航。并利用快艇的速度优势,乾脆直接贴近JRM的巡逻艇或炮艇,在敌方舰艇的枪炮盲点(死角?)下前进及反击。

ONB同时并为HRM本部执行军事任务。HRM本部在杜布罗夫尼克及其附近岛屿(希潘岛 及 佩列沙茨半岛)一带先行建立扫雷部小队的基地及港口,ONB负责了这一带的运输及各点联系。ONB最先尝试维持斯通(Ston,佩列沙茨半岛之市镇)对杜城的航道,惟初次尝试失败。
后ONB转而将人员和货物运送至Šipanska Luka(希潘岛上一定居点),然後再经岛上的Suđurađ(希潘岛另一定居点)转移到城市,由ONB提供护航。

到了1992年了,ONB已拥有至少22艘快艇。在整场围城战中,ONB就以这些小艇的运力,运送居民及士兵达约5000人次,运送了约4000吨的货物,航行达至少35000海哩,为「杜布罗夫尼克围城战」的胜利作出默默,卻而不可忽略的贡献。据现有记录,1992年5月21日,ONB参与了克罗地亚方面的反攻(对 Slano港 方向)。
该战役於1992年6月时完结,克军胜利,解除了杜布罗夫尼克的围困。后续10月份,ONB投入到另外两次的反攻行动中(「Vlaštica」行动及「Konavle」行动)。
ONB最终於1992年12月解散。


延伸视频-ONB之歌(克语生肉)∶BV1y94y1k7F1
HRM在1992年的军事行动及布置∶
在1992年的HRM史料和记录较为简单和模糊。(基本上就是概括的描述,战斗重心在杜布罗夫尼克和南部海域上)
不过跟据UP主搜到的一些资料和克国人的额外记录,以下的海军舰艇参与了杜布罗夫尼克围城战︰(主要都是运送兵员及物资)
11型登陆艇「DJB-103」号
21型登陆艇「DJB-104」号
22型登陆艇「DJB-106」号
(*事实上登陆艇队都很大机会协助了杜城的解围,1992年的HRM拥有7艘登陆艇。)
在10月成立的海军陆战单位不少都投入到杜布罗夫尼克的防务中,像是於文(一)中提及的精锐海军陆战连「Vanga」;HRM导弹艇「希贝尼克」号及巡逻艇「绍尔塔」号 协助了海军陆战单位的运输。

至於在HRM其他的军事行动及战略部署上,虽说在「达尔马提亚海峡战役」取得了胜利,但作为「海军」,无法只依赖岸防炮兵,克罗地亚总得有足够的舰艇。HRM加快了舰队的建设,於1992年,HRM新增了三艘作战舰艇∶
Kralj级 导弹艇 (克语Kralj = 国王)
-「国王佩塔尔.克雷什米尔四世」号(RTOP-11 Kralj Petar Krešimir IV)∶
於3月下水,同年7月开始正式服役;由总统图季曼亲自命名。
Silba级 登陆布雷两用舰(*或稱Cetina级)
-「采蒂纳」号(DBM-81 Cetina)∶7月下水,1993年2月开始正式服役。
Mirna级巡逻艇
-「绍尔达」号(OB-62 Šolta)∶
之前缴获的南斯拉夫海军「PC-176 Mukos」号,重新修复后在1992年5月开始正式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