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创造
凡事如果没有搞清楚最终的目的,最终都会变成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搞得自己很忙图个安心,最终却茫茫然地过了一年又一年,生活实在不够有趣。
观点:
如无愿望,无需改变。我们并不需要为了变好而改变,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的性格、习惯、身体等等一切,其实都已经是最优解了。
就好比我们无论如何晃动秋千,它最终还是会在最低点附近不断地摆荡,直到停止。
那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生活过得更有趣一点呢?
其实很多冲突是无法从内部解决的,就好像两夫妻吵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解决矛盾的关键是,这段关系是如何出现的,将要去往何方,到底为什么结婚,为什么选择和对方一起。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那么吵一百遍一千遍最终不过是彼此麻木了习惯了而已。
这就是创造的底层逻辑,搞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然后亲手去创造出来。
其实也不说得那么远,创造在我们生活里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写一首诗做一顿饭画一幅画都可能是创造,只要你真的爱某样事物,真的想要它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然后一步步地现实它,就是创造。
生活,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作品。
不懂得创造的人,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周围环境推着走,不停地抱怨,每天都在无奈地表达「不得不如此」,忍受这身边的一切痛苦。
懂得创造的人在绝大部分情景下,内心都是有选择的,会想方设法让现状「变得更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事物环绕身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两种人的生活会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而这两个方向,我们是完全可以选择的。
学会创造,我们将会成为自己人生的造物主。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创造自己想要的事物和当时情绪状态并没有绝对关系,情绪里的喜怒哀乐就像四季的春夏秋冬,会来也会走,我们大部分时候只需要看到就行了,该干啥继续干啥。
好比我们想到附近公园玩耍(小创造),如果家里的小汽车坏掉了,跑起来咯吱响(情绪多)油耗还超高(效率低),我们就可以选择走路、打车、坐公交这些阻力更小的方式,这个时候不修小汽车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如果我们想到郊外自驾游(大点的创造),那么把小汽车修好(用庄子心法破除代偿、承认事实)就成了一个阻力更小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为了修车而修车了,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修车。
总之,我们创造的路有千万条,哪条路阻力小就选哪条路。
所以,在我们创造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情绪并不需要刻意地改变,而是在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变化。
这并不需要什么意志力,大部分时候都是享受的过程,特别是找到了一条之前从没到过的小路,更会让我们格外惊喜。
除了这些物质上可见的部分,创造也会让我们身心的能量得到疏通,不需要刻意地保养,健康的身心也会重新变成生活常态。
在创造自己的世界里,用什么工具其实并不重要,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获得我们想要的体验更重要。
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可以活得像神仙一样。
我见过不少对未来期待非常高的人,往往现在过得都很不开心,都忘了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活动的肢体去享受去玩耍,天天搞来搞去还挺无聊的。
不了解创造的人才,会以为要创造想要的人生肯定很辛苦需要很大的毅力吧。
真正熟练运用创造的人,会经常想起自己为了实现某个愿望想尽办法的有趣体验。
外出郊游做例子,
同样是要去 10 公里外的地方,我们走路费劲大,还是开车费劲大?
结构选对了,我们只需要轻轻地用力踩油门,就不知道要比选走路的人快多少倍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角度思考,如果是去隔壁的邻居家做客呢?
是走路费劲还是开车费劲?
所以,任何交通方式都不重要,也没有对错,而是我们如何合理地运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们学习用已有的条件,选择合理的结构,高效到达我们真心想去的地方,就是显化创造的意义所在。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其实都很难不评价自己一番,思维帮助我们处理了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以至于我们太过于依赖它来做出判断,最终却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就好比一辆智能汽车,原来它只是帮我们导航,但后来它功能越来越丰富了,甚至开始擅自帮我们决定目的地了,我们明明想要吃美食,这辆智能汽车却把我们带到了加油站(因为汽车吃的是汽油)。
这样的智能汽车你会想要乘坐吗?
那么...我们的思维呢?像不像这辆智能汽车?
所以,我们在路上可以让智能汽车/思维帮忙导航,但是对于去哪里,只能我们做决定。
而对于想要去哪里,喜欢去哪里,是一种不带任何评价的「想要」,就好像我天然喜欢吃西瓜,你天然喜欢吃橙子,你很享受古典乐,我很享受广场舞,我们彼此没有高下对错,只是喜好不同而已。
而且弄清自己想要什么是一项需要训练的技能,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慢慢地练习,才能慢慢掌握,最终在关键的大抉择面前,才能从容不迫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要,是我们内心源源不断的动力。
就像一颗被石头紧紧压住的种子,只要还活着,永远都渴望发芽。
最核心的是对于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创造出来充满了信心。
这些信心不是基于评价的信心,而是基于事实的信心,好比我们被自己创造的美好事物所包围的时候,如何能不相信自己能继续创造出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