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搬运】纪念国铁上已退役以及消失的机车(3)

2022-04-10 17:28 作者:驰骋的广州地铁三号线  | 我要投稿

1、6Y1型电力机车

  6Y1型电力机车,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的机车的设计方案。

6Y1

2、6Y2(此车已消失)

  6Y2型电力机车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于1960年为中国铁路设计制造的一种电力机车,也是中国第一种从国外进口的电力机车,共计25台,全部配属宝鸡电力机务段投入宝成铁路运用。

6Y2
早期涂装的6Y2

 

6Y2原型

1973年,中国引进6G型、6G1型电力机车以后,6Y2型机车随即退居二线,1976年至1977年间作为铁路局备机车封存,1980年代开始退役报废。至1990年代初,由于机车数量不足,宝鸡电力机务段曾经修复了一部分6Y2型机车恢复运用。

  最后一台存世的6Y2型电力机车(6Y2-08)于2007年在宝鸡机务段拆解。

3、SS1型电力机车(全部退役日期:2014年9月19日)

韶山1型电力机车(SS1),是中国铁路的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流电传动)国产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韶山1型电力机车原称6Y1型,原型车为苏联的VL60型电力机车,首台机车于1958年试制成功,但因质量不过关未能批量生产,此后20多年间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改进,跳出了仿制的框框,于1968年更名为“韶山1型”,1980年基本定型并投入大批量生产 [1]  。1958年至1988年间,株洲电力机车厂累计生产了826台韶山1型机车。

韶山1型机车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一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气化铁路干线的主型电力机车,并开创了中国铁路以“韶山”(毛泽东故乡)命名的干线电力机车家族的生产历史,其研制经验为以后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韶山1型电力机车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铁路干线主型客货运电力机车的代表,其原型车SS1-008号机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文物现收藏于中国铁道博物馆。

SS1

4、SS2型电力机车(此车已消失)(报废日期:1994年

  韶山2型电力机车(SS2),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属于实验性车型,由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在吸取了法国6Y2型机车大量先进技术基础上,于1969年设计制造,仅试制了一台。韶山2型机车采用高压侧调压开关、32级调压、大功率硅整流器和弹性齿轮传动等,技术上达到196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此后又在1971年和1974年先后两次进行实验性技术改造,应用新型大功率可控硅元件实现无级调速、换装他励牵引电动机等,大大改善机车牵引性能,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受制于当时中国的工业技术,机车部分部件尚未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但这台机车的试验和改进经验,为后来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改进,以及韶山3型和其他型号电力机车的设计生产积累了经验。

SS2

5、SS3C(此车准备消失)(可能在2018)

  韶山3C型电力机车(SS3C)是中国铁路曾使用的电力机车车型(于2018年底报废),由太原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按照韶山3B型电力机车标准,对两台韶山3型4000系电力机车的车体和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并增加列车通信网络(TCN)系统,将两台完全相同的六轴机车通过机械、电气和制动空气管路采用固定重联方式,组成一组十二轴大功率重载货运机车 [1]  。韶山3C型电力机车仅试制了一台,也是中国铁路第一种利用大修进行固定重联改造的铁路机车。

SS3C

6、SS4C

  韶山4C型电力机车(SS4C)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干线货运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在韶山4改型、韶山4B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于1997年研制成功,属于25吨轴重实验性机车,仅试制两台,均配属于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力机务段。

SS4C

  7、SS5

韶山5型电力机车(SS5),是中国铁路的第一种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消化吸收进口8K型电力机车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于1990年研制成功。韶山5型电力机车属于实验性车型,采用了两段相控整流桥电路、空心轴全悬挂牵引电机、轻量化车体、再生制动、功率因数补偿等大量新技术、新结构,是当时中国国内技术最先进的国产电力机车。然而由于其粘着性能存在较大问题,未能投入批量生产,仅试制两台。韶山5型机车的研制、试验为后来韶山8型准高速电力机车的设计和生产累积了经验。

SS5

8、SS6(退役时间:2014年)

   韶山6型电力机车(SS6)是中国铁路使用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满足陇海铁路电气化需要,继引进6K型电力机车之后,于1989年利用日元贷款、通过国际招标采购的第二批4800千瓦六轴电力机车。韶山6型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是在继承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传统设计和制造经验基础上,结合进口8K型电力机车的部分先进技术而成的客货通用电力机车。

SS6

9、SS7

  韶山7型电力机车(SS7)是中国铁路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是根据山区小半径曲线区段电气化铁路而研制的客、货运两用干线电力机车,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1992年研制成功,1996年投入批量生产,累计生产了113台。韶山7型电力机车消化吸收了进口8K、6K型电力机车的先进技术,应用了Bo-Bo-Bo轴式转向架、两段相控整流桥电路、复励牵引电动机、再生制动、功率因数补偿等技术。

SS7B

10、SS7B

  韶山7B型电力机车(SS7B),是中国铁路使用的重载货运电力机车车型之一,属于25吨轴重实验性车型,由大同机车厂于1997年研制成功,仅试制两台。

  截止至2020年1月,仅存的韶山7B型0002号车因车况原因,连同部分韶山7型电力机车一同停止使用并被报废。报废后的韶山7B型0002号电力机车被堆放于南宁机务段南宁南机务折返段内封存。

SS7B

11、6G

vv6G型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于1972年设计制造,共进口40台配属宝鸡电力机务段使用。

6G

  1990年代末,随着宝鸡机务段增配了韶山3型电力机车、韶山6B型电力机车,再次加速了6G型机车的报废。至2003年,仅余下58、60、84号三台机车并存放于宝鸡电力机车检修段,其中60号机车因状态较好,曾经作为检修段内调车机车使用。2007年,最后三台6G型机车全部在宝鸡报废拆解。

6G

12、6G1

6G1型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由罗马尼亚国营克拉约瓦机车厂(Electroputere Craiova)制造,总数共2台(6G1-01与6G1-02)。 6G1型电力机车为交—直流电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是罗马尼亚铁路40型电力机车,功率5100千瓦,轴式Co-Co。

  

6G1
6G1型原型车

13、6K

  6K型电力机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1980年代为满足陇海铁路郑州至宝鸡段电气化铁路需要、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向日本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订购的电力机车车型,共计85台,全部配属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使用。6K型电力机车为六轴相控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Bo-Bo-Bo轴式、三段不等分半控桥调压电路、复励牵引电动机、微机控制系统。

6K

6K原型车(禁止4弓)
8K型电力机车

14、8K

  8K型电力机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1980年代通过国际招标、按照“技贸结合”方式向欧洲五十赫兹集团订购引进的电力机车车型,投入丰沙铁路、京包铁路使用,担当晋煤外运煤炭列车的牵引任务。8K型机车共计150台,其中由法国整车进口148台,其余2台由五十赫兹集团通过技术转让、由株洲电力机车厂试制。在消化吸收8K型电力机车大量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但使中国国产电力机车的技术水平及质量大为提高,并且促进了国产机车设计思想、项目管理和配套技术的发展,对后来韶山4型、韶山5型、韶山6型等国产电力机车的研制和改进产生积极影响。

8K

  

原型车

15、8G

  8G型电力机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在1980年代根据中苏贸易协定、按照易货贸易形式从苏联引进的电力机车车型,共计100台,由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于1987年至1990年间生产,原型为苏联的VL80S型电力机车,全部配属太原铁路局使用。

8G

原型车

16、AC4000

  AC4000型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的国产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1996年研制成功。AC4000型电力机车属于实验性车型,仅试制一台未投入批量生产,但其研制及试验过程为中国探索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设计特点及性能指标作出重要贡献。

AC4000

双目失明的AC4000

17、DJ

  DJ型“九方”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第一种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联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单位于2000年研制成功。DJ型电力机车采用交—直—交流电传动,持续功率为4,800千瓦,最高运用速度为200公里/小时,采用Adtranz公司的IPM-IGBT水冷牵引变流器、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牵引电动机和微机控制系统,并借鉴了X2000列车的部分先进技术。

DJ

18、DJ1

  DJ1型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第一种从国外进口并投入批量生产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DJ1型电力机车为双节八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由西门子交通集团在“欧洲短跑手”(EuroSprinter)系列ES64F型电力机车(德国铁路152型电力机车)基础上为中国市场改进设计而成,其中首批3台由奥地利格拉兹工厂制造,后17台通过技术转让并由中外合资企业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在中国国内制造

DJ1
原型车

19、DJ2

DJ2型“奥星”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由株洲电力机车厂联合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单位于2001年研制成功,由于在机车出厂时适逢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因此被命名为“奥星”。DJ2型电力机车是在DJ型机车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力机车,持续功率为4,800千瓦,最高运用速度为200公里/小时,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GTO水冷牵引变流器、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牵引电动机和微机控制系统,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第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传电力机车。

DJ2


【搬运】纪念国铁上已退役以及消失的机车(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