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认领一亩田!如何让撂荒地变良田?宁德这个村有高招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谷飘香收割忙
屏南甘棠乡新田村的梯田水稻
正式开镰收割
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里,几个农民忙着割刀、搬运、打粮……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记者艳欣也特地到宁德屏南甘棠乡新田村,自己动手收割此前和同事们共同认领的那亩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记者下田与农民一起收割稻谷后,才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创新模式 实现荒地变良田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这片梯田去年还是撂荒地。甘棠乡党委书记林春祥表示,“认领一亩田”模式不仅唤醒了沉睡的闲置土地,还提升了土地价值,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原来,在2020年,屏南县率先在全国探索“认领一亩田”活动,认领者需要承担种子、农资、用工等费用,每亩约2500元,所产粮食归认领者所有。今年,屏南又推出了“我在屏南有亩田”2.0版本,通过“我在屏南有亩田”服务平台展示水稻耕作过程和生产记录,让认种者参与生产过程。
荒地变良田,随着“我在屏南有亩田”活动持续开展,更多“沉睡”的土地资源被唤醒,撬动更多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为乡村振兴带来无限可能。
甘棠乡党委书记林春祥表示,甘棠乡今年组织各村进行撂荒地开荒278亩,水旱轮作提升土地质量地块增多,为守好“粮袋子”、端好自己的“饭碗”做足准备,呈现了“人来、村活、业兴”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