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考公务员,公务员算是上流人群吗?
每到这个时候,一定有不少人说,我在工地搬砖那会,觉得公务员就是上流人群。
是这样的没错,但在工地搬砖那会,我觉得只要在这个城市有一个房子,能不用为养家糊口而担忧,而每天马不停蹄地劳劳碌碌,我觉得这样的人这同样也都是上流人群。
等到自己积累到一定的财富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算什么上流人群,连一点理想追求都没有,整天只是想着满足口舌之欲,肠胃之需。
所以,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公务员这个群体,并不是上流人群。如果说里面有没有上流人群,这是有的,比如掌握决定权和更多资源的高级管理者,他们算不算上流人群,算的。
在学术权威的定义中,直到如今,握有组织资源可以支配或控制生产资料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依然是分层中的上流人群,而且是此中第一位。而掌握一定的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但是依然被管理或者非常中下层的管理者,不过是此中的第五位,也就是十个层次当中的中间阶层,或者我们现在有了更好的称呼,中产阶级,而他们同样也有另外一个名字,一般办事人员。
因此,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虽然很多人来考公务员,但是在实际岗位上,很多基层的公务员依然在两难之间徘徊,我们可以看到安徽黄山歙县有位副镇长曾经下班开滴滴在补贴家用,我们看到,虽然东部沿海省份的公务员收入水平很可观,但依然有很多地区的公务员收入水平一般。
如果抛开地区来谈,这根本不现实。因为只以收入水平来衡量,那么仅仅基于地区财政差距所造成的实际收入差距,就已经成为一条鸿沟了。
说到这里,恐怕这个问题也就讨论到头了。因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个群体里有居高临下者,就判定这个群体都是俯视者。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群体里有抬头望谁都遥不可及的人,都判定这个群体都是一群仰视者。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说这个群体太差,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份正常的职业,通过较为严格和公平的选拔方式,来接收新成员罢了。

这是一份十年前的报道,不敢想象,十年过去了,竟还有人持这种看法。总要接受观念上的改变,二三十年以前那种一杯茶一张报纸坐一天的生活,已再也不在了。恐怕如果还有,那群众也都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