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考警务硕士?(在职警察的自述)

警校考研,找警梦
一、我为什么要考警硕?
“做啥呢?下班还不回家?”值班的老陆,一手端着脸,眼睛朝我这边撇。
“没啥啊,下班想看书充充电”,我抱着讲义坐在桌子前没抬头。
“警梦考研,你要考研啊?”,他装作一副很诧异的样子。
“嗯,想试试”,我搪塞道。
“哎呀,都工作了,这个还有啥用啊?”
这是2年前的一个寻常的下班,我坐在单位看书的一个片段。
如果说,让我现在去问当时的我,我也不知道考上这个有啥子用,好像一切都没有变化,我还是在上班,只是每年有那么两个月出去玩一圈,离开嘈杂的单位,和各种有趣的朋友一起侃大山到天亮而已。
就像之前有个爱谁谁说:“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是他已经飞过”,考上在职警硕的感觉,也就是这样吧。
我,入警3年了,算是机关小白,没有像样的办过案子,也没有在所里摸爬滚打过,每天写写文,做做表格,日子过得紧张而有序,可是,有时候我会陷入到能力的恐慌中,在他人的批评里,在自己的怀疑中,我备受煎熬,我时常会有:‘啊,原来我不是这块料,我不行’的失落感。人总是想证明自己的,而考警硕,是我心心念念的事情。也许是我当时想证明,我可以。
从2020年2月中下旬,我开始思考我能不能考试,到我做准备,实际上只用了3天时间,当时本着试一试的心情报名,根本没有想过能够坚持,直到后来,突生变故,才正式进入复习准备阶段。

二、复习的一点小经验
由于本科为法学相关,且工作后做过公文之类的工作,所以对考研专业课的基本常识是掌握的,在警梦考研那里买了一套警硕的讲义,结合着招生简章和大纲,基本掌握了警务硕士的“路数”了。由于每年警务硕士大专业大纲都有一些变动,通过与警梦的师资交流后,我决定先行对照往年旧大纲进行复习。
(一)对于复习材料。一是专业课。通过在微信上与警梦的交流,发现其独特的讲义+测试的模式,挺适合的,就决定购买其学习包,价格还在接受范围。另外,送了我一年的警硕在线题库集,也很实用。二是政治复习材料选择很简单,张鑫的理论课,肖秀荣1000题以及预先订购考前押题肖荣秀(四套卷)。三是英语,我选择听了王江涛的英语写作,朱伟的恋恋有词,陈正康的长难句,夹杂在一起,而不是只跟着一个人去学,因为,我觉得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就像罗翔对刑法熟悉,不一定对民法也熟悉(个人观点)。
(二)复习节奏把控。一是10月,专业课对照购买的笔记和大纲,整理个人的笔记,细过每个知识点。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吃完饭,我就会在单位学习、做笔记。顺便看看英语,翻译长难句,再然后,刷一套政治的选择题。二是11月。第一编背诵的已经结束。我计算了一下时间,按照这个进度我至少可以背诵3编,所以我把时间匀给了政治、英语,即每天花2个小时温习,目的是在基础还比较好,需要重拾系统的基础上,我用浏览找到知识点,并花时间将对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英语十年真题的阅读理解,给做了(只做选择题),并对照解读答案,细读错题,余下的时间,就都用在整理自己的专业笔记。三是12月,我的三门(刑法、刑诉、公安学基础)背诵已经渐入佳境,所以我在继续按照前期的英语政治复习的同时,开始专业三门的删减背诵,背诵不着不急,主要是在于拉体系,记住关键点,不难为自己,实在背不下来的,就多读几遍。至于公文,我本身就是吃这碗饭的,所以并没有怎么准备,大概就是梳理了几个公文行文格式,改了几个错题。

三、我对后来人的期待
一是享受“心流”的状态,我在复习看书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在那么一瞬间,你会感觉到愉悦,让你觉得你的价值,你存在的意义。
二是没有人会下雨天修房子,眼前没有用的东西,今后或许有用,总是要有备无患的,千万别问这对我现在有什么用,我们要考虑的是这个对我今后有什么用。
三是少一些抱怨吧,他不会改变任何事情。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我们要做,便做那春日的暖阳、夏日的碧荷、秋日的傲菊、亦或冬日的腊梅。满目山河是你,璀璨星空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