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内分泌-低血糖

2023-05-01 10:38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低血糖症

成人血糖<50mg/dl可以认为血糖过低,但是不一定出现症状;

低血糖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综合征,病因多样、机制复杂,一般可分为空腹低血糖和餐后低血糖;

基本概念: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60-11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 60-140mg/dl;

成人低血糖<50mg/dl 新生儿低血糖<30mg/dl;

低血糖反应-有临床症状,血糖多低,但亦可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下降过快,虽然血糖不低但也可出现症状);

低血糖-血糖低,多有症状,但亦可无(血糖缓慢降低可不出现症状);

低血糖症-既有血糖低,又有临床症状;

病因:

血糖利用过度:

    胰岛素瘤、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过量、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延迟,餐后4-5小时血糖已经较低时反而分泌胰岛素,午餐前、晚餐前低血糖)、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外恶性肿瘤(中胚层来源);

血糖生成不足:

    肝病时糖异生、糖原分解障碍、GC分泌不足(希罕、Addison病);

临床表现: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出现出汗、颤抖、心悸、饥饿;

CNS受抑制-越高级的部位受累越早、恢复越慢,可类似精神病;低血糖反复发作,持续>6h可能出现脑的不可逆损伤;

诊断:

Whipple三联征-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50mg/dl、供糖后迅速缓解;

辅助检查:主要是胰岛素瘤的检查

血浆胰岛素测定:

胰岛素值>6uU/ml视为相对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时胰岛素高才有意义,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素抵抗,血糖不低,胰岛素也高。所以低血糖发作时查胰岛素有意义,比如利用饥饿试验);

胰岛素释放指数(胰岛素uU/ml)/血糖(mg/dl)>0.4,尤其是胰岛素瘤患者该值明显升高;

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胰岛素uU/ml×100)/(血糖-30)>80为异常,特别是胰岛素瘤患者;

胰岛素原/总胰岛素:

胰岛素瘤患者>15%;来不及切割的胰岛素原都放出来了;

诱发试验:

饥饿试验(人为造成低血糖,测当时的胰岛素),禁食24-72h,一旦出现症状立即抽血测血糖和胰岛素并终止试验,器质性疾病多在24h内出现症状,正常人血糖可>60mg/dl、胰岛素降低;

胰升糖素试验-注射后3h测血糖和胰岛素,正常人血糖升高>40%,如有血糖低、胰岛素高则为异常;

亮氨酸试验阳性提示胰岛素分泌不当;

C肽抑制试验:

注射普通胰岛素后,胰岛素瘤患者C肽下降不足50%;外源性胰岛素不能抑制体内胰岛素的生成

5小时OGTT试验:

    空腹、0.5h、1-5h共七点,抓住低血糖时测胰岛素;

治疗:

葡萄糖-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0ml,反复注射直到恢复意识;继续5-10%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血糖200mg/dl左右,防止降糖药的持续作用出现再次昏迷;

不能恢复意识者可用激素、胰升糖素(清醒后马上吃糖或输液,因为体内糖总量未提高),还不能恢复意识者可给甘露醇;

常见的导致低血糖症的原因: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

无器质性病变,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所致,多见于神经质的中年妇女;少食多餐,少摄入糖类,高蛋白、高脂、高纤维避免刺激胰岛素分泌;

药源性低血糖:

主要是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使用不当;

肝源性胰岛素:

肝细胞损害超过80%就会出现糖代谢紊乱,其中70%为低血糖;糖原生成和分解异常;

胰岛素瘤:

胰岛B细胞瘤,不受血糖调节的自主性胰岛素分泌,部分是MEN1的一部分(胰旁垂);病情进行性加重(基本不可能自行缓解),多于清晨、半夜、空腹5小时后发作,开始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后期出现神经低糖症状;肿瘤剔除术为根治方法(从胰尾切除2/3);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形成胰岛素和抗体的复合物,不恰当的时候胰岛素释放导致低血糖;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内分泌-低血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