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坦 or 堡垒?

2022-07-07 13:15 作者:KV-5的通讯兵059  | 我要投稿

     

1.被缴获的KV-2

1. 在德国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内和德军坦克发生激战。当时驻守的苏联西北方面军司令F.I.库兹涅佐夫上将手里有两个兵力不足的机械化军:库尔金少将的第3机械化军拥有KV1、KV2坦克共52辆,而谢斯特巴洛夫少将的第12机械化军没有重型坦克。 因此第3机械化军被分为若干个战斗集群,有KV重型坦克的第2坦克师(为了不和德军混淆,文中苏军称坦克师,而德军称装甲师,类推)跟随第12机械化军前往多比萨河方向(Dubissa river)阻击正沿干道奇尔基特-夏维利亚大街前进的德军,而第5坦克师则急行军赶赴亚里多斯市郊。

       为了和在拉斯叶尼亚北部的第12机械化军会合,第2坦克师在正午之前脱离战场,当时该师已经用完了几乎所有弹药、燃料,很多旧坦克开始故障,为了分配备用燃料弹药和进行维修,需要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为了防止德第6装甲师的追赶,他们开始向多比萨河上游行军。 第6装甲师遂占领拉斯叶尼亚,并且在多比萨河构筑了2个以上的桥头堡。为了打破这些桥头堡, 第2坦克师准备进行反击,为了切断拉斯叶尼亚市内德军和河边德军的联系,师长索利亚良钦少将调拨1辆带足弹药的KV2坦克和一些步兵前往阻截。德军的一个装甲营位于留得维莱北部的桥头堡,而另一个则在遥远的多比萨河下游,都装备35(t)轻型坦克。在1941年6月23日下午,北部桥头堡的装甲营自作主张地认为苏军会发起背后袭击,因此调拨了第41坦克歼击营的一部分反坦克炮和第76炮兵营的105毫米榴弹炮防守自己的南侧。这时KV2插了进来,将这个营孤立在桥头堡一侧。

    1941年6月24日清晨,德军的救援纵队从拉斯叶尼亚市出发企图和桥头堡联系,KV2坦克首先击毁了12辆德军卡车,它挡住了通往两个桥头堡的道路,同时第2坦克师主力正在和北部桥头堡的德军发生血战,在得到KV2坦克第一次阻击胜利的报告后,第2坦克师士气大涨,攻势进一步加强 。德国第6装甲师立即呼叫友邻王牌部队-第1装甲师对阻挡道路的KV2坦克进行侧面袭击。24日下午,第1装甲师派出6门崭新的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和精选炮手班组向KV2隐蔽前进,在550米距离架设阵地开炮猛轰,德军共射击7发,命中率100%,损害为零。KV2随后将这6门火炮全部摧毁。

       德军决定使用更大的火炮,位于拉斯叶尼亚近郊的第298高射炮营的一门88毫米炮经过精心伪装后,由牵引车托曳接近KV2,为了隐藏自己,德国人躲在卡车残骸后面慢慢前进,但是KV2的乘员凭借直觉将炮塔一直跟随他们活动。在接近到900米时,德军炮兵开始布设阵地,此时KV2连续两炮接连摧毁了德军火炮和牵引车。一些德军冲上来试图拖回伤兵,KV2的机枪顺便将他们也一并报销。

       24日夜间,德军出动工兵:第57装甲工兵营的一个特遣队趁着夜幕匍匐前进,用双倍于通常用量的炸药对KV2车体进行爆破。KV2没有被摧毁,反而机枪猛烈扫射,德军无法抬头只得爬了回去,只有一个工兵前往确认爆炸效果,发现炸药虽然炸断了履带,但是对装甲丝毫没起作用,他在离开前用小型炸药包对KV2的152毫米火炮进行爆破,但同样收效甚微。

       25日,在十字路口另一侧,德军从拉斯叶尼亚市再次运来一门88毫米高炮,为了分散苏联坦克兵的注意力,35(t)坦克排在后面不断地向它射击,正面的88毫米炮趁机进入位置并连续6炮命中KV2坦克。坦克并没有燃烧,而35(t)上的德国坦克兵纷纷跳下来确认战果,令他们大惊失色的是:6枚88毫米炮弹只有2枚击穿了KV2的装甲, 另外确认到7个很浅的凹坑,这是50毫米炮弹留下的,而37毫米炮弹连一个坑都没有留下。正当德军检查完毕登上KV2时,坦克炮塔开始旋转!结果德国兵不得不跟着炮塔一起跑,以免被机枪射中。最后,德军工兵撬开了KV2炮塔舱盖,投入几个手榴弹杀死了乘员。

       2.在苏芬战争中,KV坦克表现最为出色。一个装备了一辆实验性KV-1坦克的排参加了突破芬兰主要阵地的战斗。在战斗中KV没有被击穿,而同为实验车的SMK,T-100重型坦克则屡次被击穿。它的重装甲接受了战火的考验。设计人员还发现KV坦克的小口径45毫米炮没有多大用处(此处要提及早期KV-1有两门火炮,分别是76mm火炮与45mm火炮),反倒是向后可以射击的7.62毫米DP机枪非常有效,可以扫射企图从后面靠近坦克的芬兰反坦克掷弹兵。年5月,KV-1在列宁格勒附近的库宾卡试验场继续测试。在2648千米的行驶试验中,发现传动,变速箱和行走机构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后来加以改进,但是故障率还是很高,由于整车设计不成熟以及受当时传动装置的效率和技术水平限制,KV的速度很慢,履带也经常断裂和脱落。这在战场是致命的!其最大公路速度是32~35千米/小时,越野速度12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250千米。

       

3.被炸毁的KV-1

3.根据德军的作战记录,1941年6月24日的早晨,一辆kv1(应该属于被打散的第二坦克师)无意中发现德军补给线,并迅速摧毁了一个德军车队,德军十几辆卡车被炸,数十人伤亡,一些俘虏趁乱逃脱,随后德军调来五十毫米反坦克炮,过程中这辆KV一动不动让德军一度以为车组已经弃车了,结果在几发无果的射击后这几门50毫米炮被KV摧毁,然后又调了一门105榴弹炮,但效果太差了而且也被KV摧毁,于是德军准备用一门88炮从侧面偷袭这辆kv但kv车组提前发现并摧毁了这门88炮,僵持了一天德军准备晚上用工兵摸上去放炸药,期间德军发现有类似当地平民或者游击队的人给坦克车组送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树林还有被打散的苏军打游击,德军才无法绕过这辆坦克送补给),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德军没有攻击这些人,最终德军工兵成功摸近放了炸药炸毁了坦克履带,但坦克依然用自卫机枪攻击了他们证明其仍有战斗力,最终在第二天,德军这次用几辆35t在远处吸引火力,88炮在侧后偷袭才终于击毁这辆坦克,但当德军摸上去想确认战果时这辆KV的炮塔又动了(幸存的驾驶员在开炮),一些德军惊慌失措,但一些精验丰富的老兵迅速从坦克的破洞中扔手雷,这才总算是彻底解决了这辆顽强的KV。

       4.除此之外,还有传言:曾有一辆KV-1连续击毁了16台四号F2型且车组乘员都全身而退!

       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很难知晓这些资料的真实还是虚假,当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不难看出,上述材料都讲述了KV及衍生型据守某处并利用堡垒一般的装甲击退敌军的故事。其中,这些KV要么不动要么抛锚(毕竟想用43.5吨的体重来蛇皮走位不太现实),这大概率得益于其机动性。

       KV-1及其衍生型的机动性可谓人尽皆知——逊啊——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5/12km/h;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25/151km,再对比一下T-34:最大速度公路:45km/h;最大行程:370km.而且无论是早期的L-11,F-34火炮还是后期的zis-5火炮都对四号加强型或是动物园系列无可奈何,倒是KV-2的M-10 152mm榴弹炮可以对上述敌对坦克造成有效伤害,但是其精准度也有问题,射速更是不敢恭维:33.3秒/发。

        所以为何不把其巨大的炮塔作为岸防炮或是堡垒炮使用呢?

        设想:当德军在装备了虎式,豹式,四号加强型等巨无霸前,将KV坦克进行半埋处理,并在原有的炮塔上扩大以安装口径更大的火炮,同时换装炮塔的转向装置,一座巨大的碉堡便形成了。这样便可以免去繁杂的维护,降低成本,客观上增强了防御力(脆弱的侧面被隐藏),还降低了KV的机动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它的部署,可以每隔几百米便并排部署一组(两辆),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网,在弹药,车组充足时,还可以在并排两台中间放置一门zis-s-53 85mm坦克炮,最好不要过于密集,否则可能成为KV-6的笑话(悲)。






重坦 or 堡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