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语讲记——质胜文,文胜质

2022-10-10 16:50 作者:大科黄  | 我要投稿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字面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而且我之前讲过,只不过我只从一个方面去讲的这句话,今天我分三个层面把这句话来讲一下,孔子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归结出平常事物的一些本质出来,而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所不具备的。

虽然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比较好理解,我们还是来讲一下,然后再来拓展一下延展理解。这句话主要的核心字有质、文、野、史、彬彬。质就是本质,核心,实力的意思。文是指纹饰,礼仪,规范的意思。野就是粗犷,粗鄙。史就是浮夸,流于表面的意思。彬彬就是配合得相当好,相得益彰。那这句话从字面上来理解意思就是如果核心本质大于规范和礼仪,看起来就很粗野。如果礼仪规范大于核心本质看起来就很浮夸,流于表面,只有当核心本质与规范礼仪配合得刚刚好的时候,这样的人才配叫做君子。

我们首先从治国社会习俗的层面来理解,如果一个国家当官的虽然是为老百姓着想,但是没有一套礼仪规范的话,就会显得乱糟糟,比如开个会,没有一个很好的流程和秩序,大家七嘴八舌,站着的站着,坐着的坐着,效率肯定很差。但相反如果开会只注重流程就会变得流于形式,开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一般开国皇帝早朝初期就是这样,所以需要规范一些礼仪,孔子提出的以礼治国,核心不是礼仪而是在德的基础上以礼治国。但后世把这些给曲解了,批评孔子,礼教吃人。

从社会习俗方面来理解,社会的两大习俗,婚礼和葬礼。婚礼的本质是表达了对新人美好祝愿的一种仪式。但现在呢,很多时候就变味了,有的地方甚至成为敛财的一种手段,很多人听到有人要结婚就想到又要送礼了,这个时候哪有对新人美好的祝愿?所以现在很多人结婚就不办婚礼了。

同样的葬礼,葬礼的本质是表达对去世的人的一种哀悼仪式。但现在呢,就基本流于形式了,有的时候我甚至看见一桌人在棺材旁边打麻将。

其次我们从做人层面来理解,这也是孔子这句话最明显的理解。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历史上很多质胜文的人,比如张飞,鲁智深,武松等等,这些都是表面粗狂,缺少礼仪的修养和规范,看上去很粗野。文胜质呢,主要就有李煜,林黛玉,写诗,写词那是一流的,但是没有什么能力,李煜甚至身为皇帝一点治国的才能都没有,甚至他们都身体不好。文质彬彬的人呢,这里文质彬彬是褒义词,跟我们平时理解的文质彬彬不一样,我们平时都把这个词当作贬义词了。这方面的人物有:李白,辛弃疾,岳飞,毛泽东,张良等等,他们都文武兼备。我们之所以强调运动,也是让大家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人。

第三个层面可以从美学上面去理解,我们从下图《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就可以看出,文学的发展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质朴的,没有什么修饰的,第二个时期既表达了本质的东西,文辞有比较规范有文采,第三个时期就变成了只有华丽的词藻,去没有什么本质的内容了。

根据这样的美学欣赏层次,美学大师朱光潜就对李白,杜甫和陶渊明的诗有这样的评价:以诗而论,李白不如杜甫,杜甫不如陶潜。他给出的理由就是:诗的极境在兼有平易和精练之胜。陶潜的诗表面虽然平易而骨子里却极精练,所以最为上层。

以这样的观点我们看王勃的《滕王阁序》,虽然这篇文章在抖音等平台上,被极尽赞美,称为千古名篇,各大网红博主争相朗诵,评价。但这篇文章就属于词藻华丽,却没有多少本质的内容,无非就是对修建滕王的阎都督一番恭维,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同时又不坠青云之志的一番议论。给人们精神境界带来的影响远远不如陶渊明,这篇文章甚至比不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欧阳修至少还替老百姓办了很多事,然后有这篇文章。王勃其实啥也没做,就只有一篇漂亮的文章。

同样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大家学的语文,有多少是跟我们生活本质相关的内容,大家写的作文有多少是自己心里真正想写的话,很多时候都是生编硬造,写得空泛,而不着实际的内容,应付作业和考试而已。因此我让大家写论语的读书笔记不仅仅是练习自己文字的表达能力,而且同时也锻炼自己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根本不惧任何应试,至于字数,并没有要求,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


论语讲记——质胜文,文胜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