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妥协?开启以价换量,特斯拉是被逼出来的
反观前段时间汽车行业里面的热点,莫过于理想汽车停产理想ONE和吉利汽车入股阿斯顿马丁引起的广泛关注;以及Stellantis集团(由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合并而成)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在巴黎车展上表示,“如果我们推进现在采取的战略,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在中国设厂”。同时其还称,该集团正考虑为标致、雪铁龙等旗下品牌在中国实施“轻资产”战略。

当然了,还有比亚迪旗下产品车型进入日本市场,以及德国公司与其签订10万台新能源汽车大订单等,都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不少的看点。作为新能源赛场中的一条鲶鱼,特斯拉的一举一动也会引起很多同行的关注,毕竟,特斯拉改变了某些市场中的游戏规则,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也给很多竞品带来了较大的市场压力。

特斯拉旗下产品车型在市场中的风生水起,要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安营扎寨后说起,从特斯拉的市场表现来说,中国市场可以说是特斯拉起死回生的风水宝地,销量方面的飙升以及很多人耳闻目睹且饱受吐槽和争议的“加速门”,也让特斯拉感受到了虽然有点痛但也很快乐。
当然了,对旗下产品车型的涨价和降价,在特斯拉上基本上也比较常见,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来说,从2019年12月6日到2021年7月30日,期间就有过4次调价。其实,在汽车行业里面,市场经济下对产品车型的调价也很常见,受制于原材料成本和市场表现等,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都与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


这不,前几天特斯拉中国宣布了Model 3与Molde Y系列最新的价格,Model 3起售价为26.59万元,Model Y起售价为28.89万元。最低降价1.4万元,最高降价3.7万元。市场热度并不低的特斯拉,为何就突然官宣降价呢?虽然说特斯拉的这次降价让人有些疑惑但也不难理解。
根据公开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9月特斯拉累计销量突破了48万台,其中9月销量为83135台。全球累计销量突破了90万台,而特斯拉2022年度目标为150万台,也就是说在剩下的三个月时间里,特斯拉每个月都要完成20多万台的销量,但在疫情反复以及零部件供应跟不上的情况下,特斯拉的压力可想而知。

要知道,比亚迪强势的崛起,给特斯拉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新势力的步步紧逼,以及大众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发力新能源,可以说都对特斯拉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度,致使特斯拉旗下的订单有所流失,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保住来之不易的市场地位,特斯拉做出一些妥协在所难免。

弯腰接地气,也是一种市场突围的策略。这样的例子在汽车行业中并不少见,比如凯迪拉克等。尽管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与Molde Y并不愁卖,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面对竞争对手的群起围攻,做出一些妥协也很正常。
特斯拉旗下产品车型的此次调价,除了提升销量防止订单进一步流失外,其实,也与其遭到竞争对手的围攻,而不得不使出以价换量这个“杀手锏”。当然了,也不排除过段时间后,特斯拉又要涨价了。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微变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车市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