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控极差的废人,到超级自律的大神?UP亲测两个方法,改变自己像喝水一样简单

【全文】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心河摆渡。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个自控力极差的人,虽然不停的给自己定目标,立flag,甚至偷偷发誓,那真的是怎么读怎么来,然而并没有,一次次打脸,却还是死性不改,这可能就是典型的不要脸的表现吧啊,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所以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句话很真实,你想我们连自己都能骗,还有谁不能骗对吧?我之前无数次要减肥,每天晚上定第二天五点的闹钟,计划去跑步,结果没过几天我就把闹钟扔了,因为没啥用,还影响睡觉。我还要求自己不吃高热量食物,不喝快乐水,结果瘾上来了,谁都拦不住,吃的话会胖,但不吃的话会死。就这种状态,除了减肥,其他很多事都一个样,自控力全在嘴上,跟身体没有半毛钱关系。有没有同款的小伙伴可以弹幕一告诉我,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大家的通病自控力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把一些问题归咎于自控力差,戒不掉坏习惯自控力差,没办法自律自控力差,找不到对象自控力差,嗯。
哦,这个不算。其实自控力就是人们对外界诱惑和自身行为习惯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控力一书中把自控力细分成三个方面,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的三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大脑的前额皮质,它控制着我们去关注什么,想些什么,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感觉。比如刷手机、打游戏很爽,你想要爽一把,但前额皮质右边的区域会告诉你不能去,没人愿意主动去学习看书,但前额皮质的左侧区域会告诉你你得做,位于前额皮质中间靠下的区域会记录你的目标和欲望,就是你想要什么。这三个能力构成了我们的自控系统。大脑里还有个系统叫冲动系统,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很明显他跟自控系统对着干,所以自控力差的人就是冲动系统占了上风。
自控力中将自控力缺失分为四种类型,注意力分散、道德许可的作祟,像明天赊账、光环效应的欺骗,咱们逐个来分析一下,大家也可以对号入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去超市买东西,如果是漫无目的的瞎逛,会因为这个打折了,那个买一送一了,买一堆促销商品,而如果是目的明确,有购物清单,就基本不会被促销活动影响。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一点,让正在为电话号码的学生去拿食物,他们选择巧克力蛋糕不选择水果的概率会比一般学生高50%。因为咱们的大脑啊,不擅长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上,当你把清醒和理性给了其中一件事时,在另外一件事的处理过程中,欲望和直觉就会趁虚而入。所以在选择时,冲动系统占了主导地位,向诱惑屈服,就是你觉得自己稍微冲动一下,放纵一下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比如减肥,瘦了一点,就必须吃个大餐,靠。
下自己理财收益涨了一点,就必须买个包奖励一下自己。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的实现,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道德许可的自我安慰中,把有悖于目标的行为打上合情合理的标签。而且他最糟糕的并不是这个奇怪的逻辑,而是当然我们相信放弃节食、打破预算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对自己的款待,这就过分。就是说,我们把想做的事儿变成必须做的事儿。当你觉得一件事儿明天也可以做的时候,90%可能会放到明天,剩余的10%明天也不一定做。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从脱脂酸奶和曲奇饼干中选一个。当学生们知道下周还会有同样的选择,是83.3%的学生选择了曲奇饼干,而如果是一次性选择,只有57%的人选择曲奇饼干。我们要做与自控力挑战有关的决定时,脑海中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乐观和自信,就是觉得自己未来会做得更好,但到了明天,大家心里都清楚,还是老样子对吧?消费不需要自控力,所以很多人脑子一热就买了跑步机、划船机、齿。
那个,但锻炼身体就需要很强的自控力,90%的运动器材要么是在阳台上晾衣服,要么是在杂货间里度过余生。俺也一样,有点像运轮效应,就是很多事物的品质和特点,就像有一些光环笼罩在它上面一样,会误导你对它的认识。比如蔬菜沙拉,健康吧,但就是这层健康光环蒙蔽了咱们的双眼。事实上啊,沙拉酱的热量并不低,平均每100克有700大卡,比巧克力和汉堡还要高一点。只要使你放纵的东西和你觉得品德高尚的东西同时出现,就会产生光环效应。比如研究人员发现,出于慈善目的购买巧克力的人会吃更多的巧克力来奖励自己的善行。其他还有很多官方效应的骗局,比如益智游戏并不益智,冰卡可乐也不健康。
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了,不知道如何下手,但如果咱们先了解三点关于自控力的真相,就容易很多。第一,自控力最高的境界是习惯。有一些牛人每天坚持早起跑步,每天固定时间阅读学习,从不吃垃圾食品。咱们可以想一下,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自律的时候,他们最平淡也最牛叉的回答是不是这一句因为习惯了,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高效自律的是习惯,而不是自控力。他们做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毫不费力的执行下来的,就跟咱们刷牙洗脸一样,这些肯定不需要自控力,对吧?所以最强的自控力就是形成习惯,提高自控力的关键也是培养习惯。第二,自控力是有限的。自控力跟肌肉力量一样是有限的,会逐渐消失,而且每个人的强弱都不一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会觉得累,强迫自己不玩游戏去学习,你也会觉得累。这就是你的自控系统跟冲动系统斗争的过程。双方对战,不管谁胜谁败,都死伤惨重。自控力一书中提到,自控力从早上到晚上会逐渐减弱,当然它也跟酸痛的肌肉一样,会慢慢恢复。
每个人自控力强弱不太一样,但不会差太多。学霸牛人也不是天生就自控力强,大家也别用这个当做放纵自己的借口,因为跟肌肉力量一样,自控力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第三,影响自控力的因素很多,说这个是想让大家别过分苛责自己,偶尔一两天松懈下来,不用自怨自艾。影响自控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压力,咱们压力大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放松一下,比如睡眠不足,这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情绪管理失常。再比如环境影响,手机放在兜里一会儿一个消息提醒,总会有一两次忍不住,他会让我们把自律的标准降低,所以我手机从来都是静音。
知道这些就好办了,让自控力成为一种习惯,像锻炼肌肉一样强化自控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习惯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觉得掌控习惯已梳理提到的四部模型非常有用。第一步,提示就好比是触发大脑启动一系列行动的引线,比如一到12点,咱们就觉得该吃午饭了。让习惯显而易见有两个方法,一、行动具体化,就是明确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要做什么事,比如我要在明天六点起床跑步。二、绑定原有习惯,就是把新习惯跟老习惯绑定在一起,比如明天一刷完牙就去跑步,一吃完早饭就去看书。第二步,渴望,就是让你喜欢上学习惯。也有两个方法,一、把它跟自己的爱好绑定,比如你喜欢看书,但不喜欢写作,那就绑到一块儿,每天看书的时候摘抄一些文字,就会养成写作的习惯。二、跟有同样习惯的人组队,人是群体性动物,融入群体之后会有归属感,别人的认可也会持续给你动力。第三步,反应,让坏习惯变困难,让好习惯变简单。还是两个方法,一、创造条件,比如去图书馆,关掉手机,把书摆在自己面前。接下来。
还除了看,别无选择对吧?二、两分钟法则当你开始培养一种新习惯时,他所用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两分钟以内。比如先看两分钟的书,你会继续看下去,先跑到楼下,你会继续跑下去。第四步奖励,打游戏、刷手机都是因为力等可取的奖励,所以培养习惯啊,也得给自己一点甜头。有个曲别针策略,这里我建议用硬币代替,比如每天玩一节课就往罐里扔个硬币,这样努力就会变成可见的进步,可以强化行动力。当然也可以用打卡日历、晒朋友圈等等。坚持按照上面四步执行下来,你会发现一些习惯已经不费力气了。
人们一直觉得大脑的结构是固定不变的,大神天生就是大神,弱鸡再努力还是弱鸡。但是过去十年里,神经学家发现,人脑就像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对经验有超乎寻常的反应。你让他学数学,他就越擅长数学,你让他专注,他就越专注,他会根据你的要求重新塑形,就像通过锻炼能增加肌肉一样。自控力提到四个方法可以训练大脑,强化自控力。一、冥想冥想可以减轻你的压力,指导大脑处理内在的干扰,比如冲动、欲望,还有外在的诱惑,比如声音、画面。研究表明,定期的训练大脑鸣响能帮人戒烟、减肥,保持清醒,每天五分钟安静坐好,专注呼吸会有神奇的效果。二、放慢呼吸有点像练肺活量,把呼吸频率调整到每分钟四到六次,不要着急,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有助于你的身心从压抑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这样训练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能够克制欲望。所以下次你再想刷短视频的时候,就给自己两分钟时间放慢呼吸。三、绿色锻炼不喜欢锻炼的小伙伴先别急眼。
啊,不是真正让你去跑五公力,就是走到室外,去河边,去公园,走上五分钟,遛狗也可以,五分钟的绿色锻炼就能减缓压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强自控力。四、睡觉,没错,就是睡觉,这个是针对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来说的,如果你每天能赖床八个小时以上,就当我没说,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大脑恢复到最佳状态,而且连续几天的好睡眠能够帮你储存能量,应对冲动系统。没条件的话可以找个机会补个觉,打个盹。即便你是个自控力极差的人,这套结合了自控力和掌控习惯的方法也一定会有效果,因为我之前就是这种人,干啥啥不行,懒散第一名,通过这些方法才成功自救,慢慢变得自律。所以是本阿亲测过的,大家放心使用。最后啰嗦两句啊,这期视频有点长,不过我觉得干货还是挺多的,坚持看到这儿的帖子无疑,所以不如顺手一键三连,谢谢大家,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儿了,感谢您耐心观看,如果你喜欢星河的内容,还望订阅关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关注星河百度咱们。
每周聊点有温度的成长内容,下期视频不见不散。